在许多人眼中,中国咨询业的形象似乎并不是很光彩。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委员会会长杨子云曾说,中国咨询业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是从"公关热"到"广告热","CI热"再到"策划热"直至"国外咨询热",而且大都是以两年为一周期。行业发展时间非常短,往往是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单打独斗,个人英雄满天飞。
而信息分析给咨询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安邦集团,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专业信息咨询公司,其简报观点独立、分析独到、论证有力,培养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现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最富影响力的信息服务和战略研究机构。还有赛迪资讯顾问公司,他们强调其自身拥有的政府信息渠道、协会信息渠道以及信息产业部IT市场动态信息网等强势信息源,极力缩小其与国际咨询企业之间的差距,努力"打造国内信息咨询服务业的第一品牌"。除了这些新近成立的咨询机构,传统咨询业也在把业务向信息分析向更深层领域延伸,而国外老牌的咨询公司更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市场。策划、咨询、市场调查、产业研究,所有这些都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但这些服务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一般人恐怕还弄不太清楚。
据专业人士介绍,咨询产业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信息咨询、管理咨询和战略咨询。如管理咨询包括投资融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组织等,而信息咨询则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等等。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市场调查好比是给企业体检,甚至还算不上是体检,只是照一个X光,而管理咨询则是给企业对症下药。
如果说咨询业的产品是社会规律的总结提萃,其有效性是以或然性估值衡量的。那么咨询产品的提供就不存在符合演绎体系的运算推导过程。
换一句话说,咨询产品的提供并不存在标准化的分析模式,也不存在客观判断优劣的理论体系。可以评价分析产品优劣的只有经验化的模糊判断与或然性的结果检验。其中在战略战术咨询环节,个人或群体智慧的价值将远远超于经验总结的资讯价值。
既然咨询业最大的产业价值在于智慧的提供,为什么咨询业对外宣传总或明或暗的强调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呢? 对此的解释有两点:一是虽然咨询产品信息点的来源往往不具备严谨的逻辑必然推导性,但其经验总结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可推测性。由于经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一般人还无法系统建设这种具有规律总结性的分析思路,而分析这些问题的一般逻辑仍有相对是否系统、全面、低成本之分,好的分析体系往往具有强大的类推能力,也可以说是类科学化的。 二是商业的需要,这点毋庸置疑。当然不排除咨询者本身对咨询体系的不理解。
面对信息咨询这块市场蛋糕,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许坚强调,咨询业应当适应新环境和新经济企业的要求。国际上的许多大咨询企业包括罗兰贝格在内都通过组建风险投资子公司等形式积极改变以前的收费方式,通过换取股权等形式进行操作。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咨询业的营业额大幅增长,由1990年不到200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000亿美元。专家预测,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部分占总咨询营业额的比例,将由1998年的29%增至2003年的57%。大洋彼岸咨询业的火爆,也许预示了中国咨询市场的光明前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879-205178.html
上一篇:
像动物凶猛那样做研究下一篇:
理性看待CPI和PPI升幅“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