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请百度。
图1:坍塌前远景:
图2:坍塌前近景:
图3:坍塌后俯瞰:
图4:坍塌后立柱特写:
事故过程:
1.游人扎堆于攀爬网一侧
2.立柱侧倾
3.倾轧人群
防范层次及简析:
1.游人自觉均匀攀爬——如果多数有人无意识,此条无用。类似案例:游船倾覆、电梯超载、景点拥堵。公众安全教育可有所为:消防演习时灭真火、电视节目中插播公益安全广告……
2.景区派人引导攀爬——需要景区专人全天值守(一个或若干个游乐设施),这取决于管理水平,徐州糖果乐园有,徐州云龙湖自助游船没有,临沂竹泉村游乐场的滑草有,稍矮些的攀爬网没有。设置热线、电邮,对景区需要专人值守的地方没人的,游人有奖举报,并公布信息于网站。
3.景区限制游人密度——存在景区容量和项目容量的差别,通过节假日景点的密集图片可知,多数没有,九寨沟有。因游人进出是动态的,实时控制游人总量难度不小。可借助GPS,就跟放羊似的,哪扎堆了,马上派人过去疏散或限制入园,同时,景区内设置一些便捷的临时集散点。
4.提高立柱及攀爬网强度——系统冗余设计、监理有效。游人集中于一侧后,支柱强度不足倾倒。攀爬网承载较多游人后,有了弹性,这对支柱的拉力大增,所以,攀爬网的结构有待改进。
5.试验合格后再行开放——外在闭环的约束机制:制度冗余——施工监理安监在事故后负连带责任,但责任划分应事先确定,并由建设方负最主要责任,以便使相关主体有稳定预期,现有的以事故严重程度问责不可取,法律量刑上肯定不会规定不管啥情节,抢劫就死刑,那肯定都撕票了。
6.正常开放后的及时维护——始终有人对攀爬网和立柱的状况负责:责任田包产到户,不能遗漏、交叉(真交叉的就连带责任,原则同5),变更后及时周知。绳索摸索、螺帽松脱、板条翘起……,提前一点检修是比较经济的,但这很考验管理体系,就像海里的鱼群,始终像一条大鱼一样。
思考:
若干防范同时出错,事故发生,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大概率。按说若干个事故防御的C型环虽各有缺口,但不同时出现(各环对齐),事故发生概率不大,但影响概率的是,C型环的缺口可能都不小,那对齐的概率就大得多了。这个事故,在迪士尼,不太会发生,但在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就很可能发生,或者隐患众多。没钱的情况下,能否持久地保证安全,仍然是个问题。
此次事故后,全国各地的户外拓展游乐设施会检修一遍,是好事。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怕的是总用事故来提醒人们。校车问题还在归教育局管,当时应急购置的黄色大鼻子校车今何在?说到事故预防、应急,需要全覆盖吗?需要总动员吗?需要马上行动吗?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如果审慎决策,减少改弦更张的次数,减少制度层面的折腾浪费,还是可能做到更好的。基于风险的规制、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都是审慎诊断,问题对了,对策就不远了。大胆行动,小心评价政策效果,有点本末倒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0-2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