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fei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feichen

博文

寻找心理定律:三、自反应机制、感觉模式与反应模式

已有 3000 次阅读 2014-5-8 06:51 |个人分类:心理定律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思维, 心理, 意识, 人性, 定律

当你到眼科医生那里去验视力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一种仪器来测试你的眼压,让你的头部固定在某一位置,眼睛张大,盯着一个光点,突然一股气流喷向你的眼睛,立刻让你的眼睛闭了一下。不过在你闭上眼睛之前,眼压数据已经测出来了。

可是有些医生会先要求你:别闭上眼睛!这其实是说在喷气以前别闭上眼睛。喷了以后还睁着?那是非人的要求,因为这个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射。

一般来说,无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从感觉神经元到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冲动传递经过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但不经过大脑皮层,只经过少数或不经过中继的神经元。最突出的特点是意识不能介入其过程,反应快速且不受控。像见到美食馋涎欲滴等等都是这一类反射。然而,无条件反射功能还只是自反应机制的一类。

在心理定律论中,把任何神经信息始于人体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但并未经意识过程介入就对心理主体产生作用的神经活动程序,叫做自反应机制。

朝向反射是另一种自反应机制,它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反射。它包括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如把感官朝向刺激物;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压抑;心律变缓;瞳孔扩散;等等。我认为它是进化上最原始、最初级的“注意”生理机制,并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为了验证这一点,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低级动物——螃蟹——进行了“厨房实验”式的研究,肯定其有朝向反射能力,但却无大脑皮层。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意识活动的一些低级动物仍然可以有朝向反射功能。

诸如上述的反射功能都是天生的,或者说心理主体对此“生而知之”。正常的人都有一部分生而知之的能力,当然还有更多学而知之的能力。

想象一下:晚饭之后,你嚼着口香糖在林荫下散步的同时,却聚精会神地思考着一件与四周景象完全无关的事情。你的咀嚼、走路的方向、步幅和节奏等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完全不被注意,完全不受思维的控制。进行这些动作所需的感觉信息的处理,控制和反馈信息的产生,是通过身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种自反应机制完成的。

这种自反应机制被称为隐性记忆常常通过多次重复而逐渐积累而形成,主要表现为技能或操作的熟练;表达时一般无认知过程的参与并不能用言词来陈述,是非意识性的记忆。

上述介绍中还没有概括中枢神经系统中全部的自反应机制,但已经能够给我们这样一种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自反应机制,当源自人体系统的感觉信息触发自反应机制时,会快速地自动产生作用于人体系统的反应信息,并不需要意识的介入。而且,可以有很多的自反应机制在同一时间内起作用。

不妨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打乒乓球的熟手,当与球友进行非比赛性的对打时,甚至能够你来我往地一边打球,一边很投入地聊天。这时候,你的意识活动全都集中到了对话的内容上了,对打乒乓球的动作则完全由自反应机制接管了。

不难看出,这里触发你的自反应机制的感觉信息不是单一的,不仅有乒乓球的运动信息,还有球、球台以及球拍甚至身体之间的空间信息,这些感觉信息的集合被称为“感觉模式”。你对身体姿态、手臂到球拍的控制信息集合,被称为“反应模式”。

参考阅读:

[4]          陈志飞,《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第二章:自反应定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9583-792344.html

上一篇:寻找心理定律:二、系统划分和研究切入点
下一篇:寻找心理定律:四、自反应定律及其意义
收藏 IP: 70.246.231.*| 热度|

2 周健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