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husgu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arhusguy

博文

复旦-中植奖不妨收回主导权 精选

已有 10859 次阅读 2016-12-22 06:46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首届复旦-中植奖搬给了当下热门的肿瘤免疫领域的两位开拓者James Alliso和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分别在CTLA-4和PD-1这两个重要的肿瘤免疫逃避的机制研究上的重要贡献。这本没有争议,但因为没有同时颁给另一位在PD-1通路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免疫学家陈列平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据网上资料,复旦-中植奖的评审的主要职能机构是遴选委员会和资深评审委员会。其中掌握决定权的是资深评审委员会,由6位在相关学科领域获得过国际顶级奖项的杰出科学家的委员组成,每三年更换。据悉做出终审的资深评审委员会多数是外国人,不如不是全部的话。


这样的评审机构看似非常公正。相比之下,诺贝尔医学奖的产生则显得’不够公正’。因为评审医学奖Nobel Assembly的50位成员全部来自卡洛琳斯卡医学院,而代表NobelAssembly执行具体功能的Nobel Committee则由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6位资深教授组成。本届Nobel Committee的名单如下:

Anna Wedell (Chair)

Professor of Medical Genetics

Ole Kiehn

Professor in Neuroscience

Patrik Ernfors

Professor of Molecular Neurodevelopment

Christer Höög

Professor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Juleen Zierath

Professor in Clinical Integrative Physiology

Thomas Perlmann (Secretary)

Professor of Molecular Development Biology


看到了这份名单的最后,博主不得不感叹一下这个世界好神奇。原来Thomas Perlmann就是博主当年在卡洛琳斯卡Ludwig癌症研究所学习的时候的所长。博主当年的offer letter上还有他的签名呢!

好了,言归正传。虽然诺贝尔奖谁上谁不上的完全是瑞典人说了算,但是无碍诺奖以权威和公正享誉世界。博主常见瑞典人将诺奖视作其公正的民族性的一个证据。事实上,在博主的多年的欧洲经历里边,瑞典及其几个北欧兄弟国家的人民的确是非常公正,这点博主很服气。回到复旦-中植奖,由于掌握终审权的资深委员并非国人,这个奖项的名誉是好是坏,他们根本不用在意。相反,如果由国人,或者干脆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来做终审,恐怕就不得不顾及一下国家或者复旦的声誉了。


诺奖由于得奖人数不得超过三人。这个规定其实一点也不科学(而是诺贝尔的个人喜好),尤其是当今的科学界,推动一个领域前进的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人,而有可能是四个,五个,六个。复旦-中植科学奖完全可以加上陈列平,这样不但可以弥补诺奖及其他科学奖在人数限定的缺憾,而且可以更好的反映科学规律和事实。而且,博主以为不但应该加上陈列平,肿瘤免疫另一项重要突破CAR-T技术的先驱Zelig Eshhar,CarlJune等也不能落下。


此外,这个奖项既然由中国人出钱,完全可以用来提高中国人及华人在科学界的话语权。这一点完全不用羞涩,为个人谋利是自私,为群体谋利则是英雄。邻国日本近来诺奖拿个不停,纵然与其扎实的科研实力有关,但传闻的日本人常在卡洛琳斯卡走动且有了日本奖(仅次诺奖的大奖之一)与西方的诺奖交换的默契。因此,复旦-中植奖今后可以考虑给施一公,张峰等颁奖,一是因为他们确实摸到了诺奖的边,二是多给他们在国际上曝光的机会,才能加深他们在诺奖评审委员们心中的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1798-1022346.html

上一篇:韩春雨事件—Nature Biotechnology编辑部的最新回复(12/10-16)
下一篇:从北京虎女浙江艾滋一系列事故看一个中国特色的思维陷阱
收藏 IP: 84.238.22.*| 热度|

15 徐耀 钱程 蔡志全 惠小强 王毅翔 周海涛 岳建军 蔡小宁 付福友 刘学武 nuobeier1997 wangpulw xlsd zst498606753 dialecti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