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含妙理总堪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xuanhou

博文

为何桥面下方的河水不易结冰? 精选

已有 26059 次阅读 2011-2-23 11:09 |个人分类:科学视角|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辐射, 流水, 结冰

   为什么桥面下方的河水不易结冰?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年了。因为我自己是南方人,南方河水从不结冰,所以以前一直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后来去到北京求学,才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下面是我去年年底在天津天塔上拍下的卫津河的图片,请仔细看河面,桥面附近的河水都是没有结冰的,而其他部分的河水都是结冰的。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对于完全封冻的河面,如果天气变暖的话,也是桥面下方的冰先融化。可以看到桥面下方的冰开始在融化出水的时候,其他地方的河面还是干干的冰。这个现象很重要,后面我会谈到它的重要性。
 
-------------------------------------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先搜索了很多网上的观点,也恰好最近科学网上讨论流水不容易结冰的问题,所以我先把一些解释列举一下,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网上有人认为空气在桥面下流动会比别处快,这样摩擦生热导致河水不易结冰。这个观点完全是似是而非的观点,吕喆先生的博文【1】里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应该使得结冰速度越快才对。
 
2、网上有人说桥下由于桥墩等原因,使得流水的截面积减小,所以流速会增大,水的流速越快也就越难结冰。根据我的观察,不论有没有桥墩,即便桥下流水面积没有改变,桥下的河水依然结冰比较困难。所以这个说法不能完全解释这个问题。
 
3、根据mirror先生的说法【2】,“水一流起来,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区域的物质量就多,热容量也就要变大。而这个单位区域里大气的冷却能力却是不变的。因此流水就要比静水难降温,因此也就比静水难结冰”这个理论也无法解释我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对于一条河来说,各处的流量应该是大致相等的,不论是不是在桥下,流量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理论也对我们关心的问题没有帮助。
 
4、根据吕喆先生的说法【1】,结冰与非还要考虑凝结核的问题。其实小弟认为河水根本不需要考虑凝结核,只有纯水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河水里有很多微生物、藻类、灰尘、颗粒,这些都可以作为凝结核,河水不会缺乏凝结核的。
 
5、根据吕喆先生的另一篇博文【3】,在流动的水里冰晶难以碰撞凝集成大的冰块。其实对于桥面下河水为什么不易结冰的问题,并不在于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于我上面提到的第二个观察,对于完全封冻的河面,完全没有流动的问题,如果天气变暖的话,也是桥面下方的冰先融化。
 
6、麻庭光先生提到了辐射的问题【4】。我个人认为辐射是解决本问题的关键,但是麻先生的论述是值得商榷的。麻先生说:“地表水源会结冰,因为宇宙的背景温度只有3-5K-270C),而地表结冰温度在273K 这种大温差的辐射换热损失,是结冰的关键”我们做一个假想,就能够看出这句话的问题了。假设在无云无风的夜晚,人体的温度差不多是恒定的,宇宙背景温度也是恒定的,按照麻先生的逻辑,不论夏天还是冬天,人光着膀子站在户外丢失的热量也是一样的!!!
 
-------------------------------------
 
下面是个人一点点愚见,请大家尽量拍砖!
如图所示,在白天的时候,如果没有桥,阳光照射到冰面上,冰面镜面反射掉大部分能量(白色只吸收阳光的能量很小一部分)。相反的,阳光照射到桥上,桥面吸收阳光能量,使得桥面温度升高,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把从阳光中吸收到的能量传递给冰面(水分子吸收微波)。
 
在夜晚的时候,没有桥面的河水或者冰面直接将能量通过热辐射释放出去了。而此时桥面实际上起了一个温室效应,河水虽然释放热辐射,但是一部分被桥面所吸收,而桥所释放的热辐射也会部分被河水吸收。
 
因此,桥下的河水不容易结冰,而在桥下的冰也会先融化。
 
-------------------------------------
 
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519-415732.html

上一篇:硬球流体及标定粒子理论
下一篇:高分子熔体的剪切弛豫
收藏 IP: 82.247.37.*| 热度|

27 吕喆 李学宽 尚松浩 司黎明 杨月琴 麻庭光 高建国 傅云义 王号 朱志敏 李阿根 贾利军 陈安 侯成亚 贾湘平 张树风 刘全慧 魏星 刘波 王修慧 曾新林 栗磊 王庆 赵建民 juscojack iprove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