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笔记2: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

已有 10503 次阅读 2013-4-4 23:3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笔记2: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

关于心理内容的来源有两大经常争论的派别,即内在主义(Internalism)与外在主义(Externalism)。如果认为心理表征的内容完全来自外部环境,那么这种观点就是外在主义,有时也被称作反个体论者。相反那些功能论者则认为表征的内容完全是由个体内在固有的品质决定的,则是内在主义者。今天看来,那些内在论者显然是过于狭隘了,如果单凭个体内在的品性是无法形成如此丰富的心理内容的。比如各种感觉经验就是由外在客体参与形成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好玩的事情:即欲望、信念等是否都是有内容的?我们是否可以构想一种无内容的信念或欲望:那么回到一个老问题(迈农悖论):我喜欢金山。真实的世界里有金有山,就是不存在金山。那么我欲望的金山如何表征呢?当年罗素是通过采用专名与摹状词严格区分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再引申一下,就出现美国哲学家克里普克所谓的命名的因果历史性问题,不展开了,到此为止。

有些学者认为:内在因素决定心理表征内容的构成部分。由此,他们认为心理表征的内容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窄内容与宽内容,窄内容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而宽内容则是窄内容加上外部因素。(艾克哈特,1993)这个说法很有趣:有很强的折中的味道,问题是心理内容的宽内容部分是如何进入到表征系统的?按照以前俺们自己提出的语义加载模型,那么这些外部因素是如何获得语义内容的,它在哪个环节上参与了心理内容的表征过程。

在哲学家福多看来,窄内容是语境独立的,也是可以直接表达的。这部分很好理解,它也是解释“图林测试”以及塞尔“中文屋”思想实验的关键。那么宽内容宽出来的部分是语境依赖的,它们怎么表征呢?有人把窄内容看成是一种原初内容(proto-content),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认知过程中窄内容是非常少的,而更多的是宽内容。如同乔姆斯基的深层语法与表层语法的转换,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总之,这部分内容很难表征,所以认知本身是很费能量的(计算、推理都是表征过程,而且需要能量的)。引申一下,人年老时能量会不够的,所以认知能力下降。那么年少之时呢?能量够,但是缺少原初内容,也是无力进行表征的。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先聊这些。

2013-4-4夜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676986.html

上一篇:记得
下一篇:大话中国之神贴之二十五:功能错置
收藏 IP: 101.228.201.*| 热度|

5 曹聪 周正 贾伟 刘立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