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寻常巷陌之三十八:《千与千寻》:一个寻找和相信爱和善良的故事

已有 5805 次阅读 2012-7-31 13:5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寻常巷陌之三十八:《千与千寻》:一个寻找和相信爱和善良的故事

前天夜里闷热中,从CCTV-6上看了一部电影,是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千与千寻》。说实在的一个为生活挣扎的中年人去看一部动画片,本身就是一件看起来很搞笑的事情。不过看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片。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小女孩随父母搬家到一个新城镇,由于他父亲道路不熟,驾车贸然闯入一个精灵世界:“油屋”。在一个空无一人的街巷,她父母在一家店子里吃了很多东西,结果变成了猪。小千寻没有吃那些东西,到街上转转,看到很多诡异的东西。随着夜晚来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恰好这个时候白龙出现了,帮助了小千寻。她告诉千寻,在油屋的世界里一定要劳动,否则会变成猪的,而猪的命运就是被杀掉。然后让她去找锅炉爷爷帮助,让他给她一份工作。在锅炉爷爷的帮助下,千寻找到油屋的老大“汤婆婆”,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一份工作,在澡堂里当服务生。代价是她的名字被汤婆婆省略,变为小千。在这个精灵的世界里,一旦忘掉名字,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世界。这个线索寓意重大,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都在寻找吗?只是很少人去考虑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新的工作并不总是如意的,新来的总是受到欺负,她也不在意,仍然努力工作,一个无意间,外面下着雨,她看到无面男站在雨里,因此,她把无面男放进油屋。由此故事开始进入高潮,这期间她把腐烂神变回了河神,并从河神那里获得了救命仙丹。

前面说过的那个最初救过她的小白龙(善恶的混合体),由于奉汤婆婆的命,偷了钱婆婆的印章,被钱婆婆追杀最后危在旦夕,小千冒着生命危险,与锅炉爷爷和小玲等人一起努力救了小白龙,并得到钱婆婆的许多指点与暗示,那个无面男一直跟随小千,最后变成了钱婆婆的助手。无面男也由此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转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故事的结尾,小千救活了小白龙,并帮助小白龙想起了她以前的名字,原来小白龙叫琥珀主(千寻小时候家门口的一条河,在那里琥珀主曾救过小千寻)。最后,小千寻的父母又变回了人类,他们离开了精灵世界。而小千寻则完成了人生的转变,她开始懂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看这样的片子有如喝一杯清茶:有些苦涩和清淡。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油屋,那里的人们有贪婪、有冷酷、也有冷漠,但也有隐藏很深的善良、丢失的爱、遗忘的友谊与忠诚等。小千寻的胜利很简单,源于她还没有被社会污染,在她的内心里爱和善良都在,在一个特殊场合下被激发出来,而这些东西在任何年代都是最有力的武器。也许令人在灰暗的时光里仍感到温暖的是,爱和善良也是那些沉沦之人的救赎力量。当爱和善良被激发出来以后,自救与骄傲开成为每个卑微的灵魂通向下一站的车票。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车票并不多,它被藏得很深,以至于我们都找不到它们了。正如钱婆婆所说,没有东西是会被遗忘的。因为,我们把它藏得很深,甚至深得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了。我们需要在内心里去寻找。其实,人这辈子何尝不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呢?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回到简单,可惜有些人从简单出发就再也回不到简单了,这就是人生的悖论。什么原因呢?也许很多人一进入油屋,就忘了最初想找什么来的,被各种在场之物诱惑,结果就再也回不去了。对于哲学来说,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可问题是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那终极的东西与存在的哪些部分相契合?其实,这些年了,我也在寻找。

我喜欢宫崎骏的这部片子,理由很简单:朴素、干净、直指人心。另外,这部片子的构图我很喜欢:用干净与纯粹作为背景,这才是思想的深度。联想到前两年中国最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实在不知道这部违反常识的片子能告诉我们的孩子什么东西?如果实在要选择,我宁愿选择灰太狼,为了吃羊百折不挠,别的真的说不出什么了。宫崎骏的这部片子是2001年的作品,全世界屈指可数的通过一部动画片获得数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难道这还不是奇迹吗?也许更值得深思的是,十年后我看这部片子仍然感动,请问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还有这个世界?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影片需要反思的吗?终极的艺术一定与人性有关。让那些没有人性的东西见鬼去吧!以后我会向学生们推荐这部简单的作品。我们中国人内心里从来不缺乏爱和善良,只是那些美好的东西都被某些东西遮蔽了或者弄丢了。自救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北京的大雨已经证明了这些。那些卑微与陌生的相助与支撑还用怀疑吗?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总是让人类的美德吃亏的社会是一个糟糕的社会。

2012-7-31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就是《千与千寻》的海报,是千寻坐车找钱婆婆的场景,我很喜欢千寻和无面男在无人列车上的场景,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597606.html

上一篇:历届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主任)
下一篇:2011年新科哲学类长江学者
收藏 IP: 180.158.56.*| 热度|

12 李学宽 陈丽香 武夷山 汪玉 翟自洋 陆俊茜 黄锦芳 黄庆 杨正瓴 刘旭霞 zhanghuatian Kaj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