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读已死去之人的书之三十八:十八世纪初的人和思想

已有 4129 次阅读 2012-6-26 14:4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style, target, center

读已死去之人的书之三十八:十八世纪初的人和思想

最近肩周炎以及颈椎痛搞得人生不如死,无法动弹,连咳嗽都只能打半个,否则胸腔都震得疼痛难忍。这就是长期在电脑前落下的病根,我称之为“电脑手”,索性什么也不做,自我放假,顺道提醒一下网友们,在电脑前的时间一定要调整,否则后果自负。利用这段空闲,以奇怪的姿势把一本小册子《泛神论要义》看完。客观地说,这本小册子与我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看这种书才是乐趣所在,也是我所向往的读书生活。

这本书的名字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我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介绍泛神论的起源与旨趣的书,只有当读起来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完全的误解。这本书是一个泛神论者写的关于世界以及泛神论协会活动的一本书,对于想了解300年前当时西欧人们的思想状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很有趣。本书的作者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1670-1722),英国著名的自由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英国刚刚发生完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已经进入共和制。据维基百科介绍,大体来说,他是一名政治哲学家,一生写了很多书和小册子,曾经在格拉斯哥、爱丁顿、莱顿、牛津大学学习,受到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强烈影响(John Toland,(1670 – 1722) was a rationalist philosopher and freethinker, and occasional satirist, who wrote numerous books and pamphlets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 which are early expressions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Born in Ireland, he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ies of Glasgow, Edinburgh, Leiden and Oxford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philosophy of John Locke.)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托兰德生活的年代正好与我们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同一个时期,而且死在同一年(康熙,清圣祖仁皇帝,名字是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从这本书可以看到两个同时代的牛人的不同思考,以及两个国家的不同思想状态与命运,从中可以约略推测出为何英国会自此以后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领头羊,而我们则一步步走向了没落的深渊,抛开其他的不谈,仅就思想自由而言,我们今天的思想状态还勉为其难地维系在三百年前英国的水平,其中的差距就不需要多说了。

今天看来,托兰德这哥们的许多说法都是有问题的,他同时代的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1687),他17岁了,应该说有很好的科学基础,先不论他的具体说法,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泛神论学派的(苏格拉底协会)的一些思想特点,以及思想的基准线。这对于我们正确判断我们的时代还是有帮助的。

这本书的很多说法还是很有趣的,列举两条:1静止本身在实际上和本质上乃是一种阻力运动。P10(这个说法很有想象力)2因为,正如这位作者随后淳淳教导的,群众乃是最坏的东西的一个证明。而且按照西塞罗的看法,没有任何事情像对知识不感兴趣那样遍于流俗了。哲学以只有很少一些鉴识者而感到满足;由于知道群众对它怀有嫉妒和憎恨,哲学有意避开他们;因此,如果有人要诽谤哲学,对哲学表示憎恨,那么他这样做是会博得民众的赞许的。P2(这种远见出现在三百年前,真是令人震撼,今天又有多少人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呢?我在课堂上曾对同学们说:要想使自己变得愚蠢,那就到群众中去吧)。关于作者的话就不多引了,有兴趣者自己可以去看和思考。

关于苏格拉底协会,我一直很感兴趣,看看该协会的诵文吧:

让我们把这个大会和这里的所思、所言、所行的一切都献给真理、自由、健康,这是贤哲的三大愿望。(你看人家三百年前的目标,再看看我们今天的各种口号)

因此,我们是真理和自由的崇拜者,从而才可能使我们自己摆脱专制和迷信。(看看人家三百年前的追求

没有任何恐惧,不因快乐而洋洋自得,也不因悲伤而意气消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坚忍不拔,不可动摇。(这是有品位和境界的心理辅导

我们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去填满口腹之欲!(唯物主义该反思了

这样的一些说法,今天读来你会有什么感受?难道你不应该思考:我们真的进入现代了吗?谁又真的知道我们不是在黑暗的中世纪?在一个昏睡的年代,我们最终是无法叫醒一些人的,让他们睡吧,但不要作恶,这是做人的基准线。在南方的阴雨中,我仿佛穿越到三百年前,那时社会很穷,但是有一些有趣的人可以聊天。今天我们的社会富了,可又有多少有趣的人呢?

书籍信息:

名称:约翰托兰德。《泛神论要义》,陈启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

定价:8.

难度系数:3.0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适合人群:喜欢人文社科的朋友们

2012-6-26于南方阴雨中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其中第二幅图片就是托兰德的画像。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586069.html

上一篇:大话中国之神贴之七:别当真,逗你玩呢
下一篇:两位哲学家
收藏 IP: 124.79.168.*| 热度|

10 周正 袁文常 曹聪 孟津 王芳 武夷山 刘全慧 张玉秀 anran123 Weater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