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

已有 6686 次阅读 2009-4-6 15: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上午学院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早晨突然想起昨天通知中还有这档事,赶紧爬起来,坐班车到学院,还好,今天做报告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的林尚立教授,前些年就知道他的名字,只是由于不同学科的缘故没有接触过而已。他的报告题目是《科学发展与国家战略》,报告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也不愧为学界才俊。报告过后,我争取到第一个提问,我的问题就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教授最初的回答分为三种,我认为有些虚,后来我继续追问,教授回答说:从社会层面来说主要应该是两类人:进城的农民工和创业者,再有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原话我记不住了,这是他的主要意思,如果有误责任在我)。坦率地说,对于林教授的回答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并给以掌声。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那种场合也无法继续追问,我由于要赶学校班车,所以最后的问答没有机会来听,有些遗憾。借着这个话题,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涂鸦两句,虽然无用,但却是这个国家需要思考的。
鉴于问题的严肃性,我愿意尽量用词客观一些,由于前三十年改革的主要动力来自被长期压抑的农民与工人的发自心底的热情的迸发,那么再配合政策上的松动,成就了令世界震惊的改革成就,那么坦率地说,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缺少了最初的那种实质性的动力,毕竟时代变了,制约发展的深层因素也随之显现出来。下一个三十年的改革动力来自哪里,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未来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后三十年恰好是我们这代人要经历的。恕我直言,当下政治体制改革如蜗牛般的爬行速度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改革动力的迸发,这是提供改革动力最为直接的措施,然而这种力量的释放在当下语境中的异常困难,已经无法寄予太多希望,只能寄希望于被动推进。人大与政协的实际作用实在是尴尬,这次两会不知道具体解决了什么实质性问题?这两个机构的功能严重缺位,早就应该放开了,远的不说连公共财政问题(不涉及根本制度的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还能指望多少呢?至于政协本次会议中的刘运动员的代表资格,其实就是这种体制的尴尬显现,从根本上说它与刘运动员无关,刘运动员成为委员是被动的。现在的政协基本上就是权贵的俱乐部,名人沙龙。这些暂且不谈,从改革主体角度来说,未来的改革动力不是来自中产阶级(笔者与教授观点一样)那是一种日趋保守的力量,更不来自权贵阶层,那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也不来自工人阶级(记得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有所分析),也不来自知识分子(马尔库塞曾有过失败的分析),当下真正需要改革的是那些来自原始的本能力量,拥有这种力量的也就是农民工和创业者,对于农民工的未来,我存在一些疑惑,他们时刻有两种分化,被规驯与特立独行,如果演变为前者,那么他们也不是未来改革的动力来源,如果是后者,那么他们就是未来改革的动力之源,唯一肯定是那些创业者,他们不创业连转身的机会都没有,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能够遭遇所有的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想存活下来,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尽量改变这些限制因素,这里并不一定都是寻租与贿赂,还有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当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无限上升时,这个社会将酝酿一种风暴,他们推动体制被动改革,所以他们可能是最有希望成为改革动力的源泉。
再有一个因素就是网络,网络的声音是一个社会真实温度的量表。而网络背后的人群数量的对比恰恰反映了整个社会最多数人的认同,在体制主动封闭的当下,网络恰恰是激发体制活力的唯一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谓的奇利斯玛型人物的出现,虽然这种人物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此,因为那是不确定性的未来。
问题太大,简单聊几句,没有指望它有什么作用,但它与我们的琐碎生活有关,而对于生活,无论卑微也好,还是尊贵也罢,我都是尊重的,毕竟我们都要在那方田园上栉风沐雨。
2009-4-3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24662.html

上一篇:请经常用“奥卡姆剃刀”清理我们的思想
下一篇:我的眺望,从北方开始
收藏 IP: .*| 热度|

8 廖永岩 阎建民 刘进平 曹聪 杨秀海 傅鹰 侯振宇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