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参与一门新课的建设,跟同事们做了一节课的准备,期间我的环节涉及到一个内容,因此就用心挖掘一下,结果产生了一些意外的想法,觉得还有些意思,那就记录下来。
涉及到的内容是三螺旋理论,它是由创新专家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1940-)1995年弄出来的一个理论,由于维基百科打不开,看不到其个人信息的细节,只知道这老先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那篇经典文献信息如下:Etzkowitz, Henry and Leydesdorff, Loet, The Triple Helix —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January 1, 1995). EASST Review, Vol. 14, No. 1, pp. 14-19, 1995,】
大凡做科技与社会的人对于这个理论都比较熟,所以他的理论这里就不介绍了。我感兴趣的是,这老先生通过这个主题所取得的成绩实在是惊人,下面是他的一组评价数据:
名目 | H-index | Citations | Publications | World Ranking | National Ranking |
70 | 54,148 | 220 | 223 | 110 |
老先生的这组数据很惊人:他的H指数高达70,总引用率54148次,发表作品220篇(或部),世界排名223名,国内排名110名,这个级别绝对算得上大牛。可能很多人对这组数据没有感觉,那我就简单聊几句:通常来说,理工科学者的H指数达到40,就是很优秀的教授,人文社科学者的H指数能达到20就是很不错的学者了(这个指数通常理工科比人文学者要高出一倍以上,H指数的意思就是引用次数为N的文章有N篇,那么就说这个学者的H指数为N,比如某人有20篇文章被引用20次,那么某人的H指数就是20)。老先生一辈子发表220篇作品,对于他那代人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放到今天就弱一点了,据我的观察今天头部人文社科学者这个数据要达到250-300篇。这里最惊人的是,他的总引用量为54148,这是非常高的数据,据我的了解中国大多数人文社科学者的引用量在(500——1000)之间,在1500——2000之间就是很不错的学者了,那么为什么国外学者的引用量如此高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看看埃茨科瓦茨引用最高的十篇作品:
Top Publications
1、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Henry Etzkowitz;Loet Leydesdorff.
Research Policy (2000)
10808 Citations
2、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urial paradigm
Henry Etzkowitz;Andrew Webster;Christiane Gebhardt;Branca Regina Cantisano Terra;Branca Regina Cantisano Terra.
Research Policy (2000)
3749 Citations
3、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enry Etzkowitz;Chunyan Zhou.
(2017)
3033 Citations
4、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Henry Etzkowitz;L. A. Leydesdorff.
(1997)
3025 Citations
5、Research groups as ???quasi-firms???: the inven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enry Etzkowitz.
Research Policy (2003)
2223 Citations
6、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Henry Etzkowitz.
Research Policy (1998)
2009 Citations
7、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urial Paradigm
andrew C webster;Christiane Gebhardt;Branca Regina Cantisano Terra;Henry Etzkowitz.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2000)
1952 Citations
8、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
Henry Etzkowitz.
(2008)
1802 Citations
9、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Henry Etzkowitz;L. A. Leydesdorff.
Glycoconjugate Journal (2002)
1582 Citations
10、Emergence of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Loet Leydesdorff;Henry Etzkowitz.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96)
1478 Citations
抛开那篇引用超过10800的文章不谈,他排名第10的那篇文章的引用量就达到1478次,这个数据作为总引用量在国内人文学者中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了,大家不信可以到网上去查查(知网和百度等)。现在的问题是:为何国外学者的引用率如此高?我不认为他们就比国内学人聪明,我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导致他们的引用率普遍比较高的深层次原因。
1、对社会深层问题摸得准、研究的透。一句话找到好问题并给予深入研究,从而开辟一个新领域,作为开拓者自然会获得高引用率,中外概莫能外。【这就需要一个学者深耕某个问题,而不是追时尚】
2、群体社会认知范式比较同质化,容易产生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分散,故而一些研究问题能够得到比较集中的研究,从而导致引用率比较高。按照默顿的说法就是学科条理化程度比较高,容易相互引用(人文学科相较于理工科的学科条理化程度比较低,故引用率不如后者)。遗憾的是,中国社会的认知呈现高度的异质化(认知分裂已成中国互联网的标准存在形态),学科条理化程度更低,群体偏好过于分散,差异巨大,基本上没有形成共同认知的基础。所以大家都在研究自己的问题,而对其他人的问题比较漠视。没有共识,哪来高引用?
3、总体而言,人文社科知识基础雄厚的地方,不需要从头再来,故而相互借鉴彼此的研究,这就推升了引用率普遍比较高;反之,人文社科知识基础薄弱的地方,任何事情都无法达成共识,都需要独立论证,故而引用比较低。在中国任何一个问题都能炒的天翻地覆?舆论场内群体分裂反映的是常识匮乏,认知缺乏共识。
不聊了,总之,人文社科知识基础薄弱的地方很难出现共识,这个共识基准线需要两到三代人的时间去补课。所以当下中国没有几个真正获得全社会认可与尊重的人文社科学者(有些伪专家在快速消耗社会的共识资源),毕竟人文社科知识基准线起点太低,积累太慢,假以时日,相信一切都会回归正常的。
再引申一句: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在获得承认方面几乎是高度趋同的,埃茨科瓦茨就是因为这篇三螺旋的文章获得世界声誉,而且活得风生水起,这与理工科的发展模式高度趋同:发明一个理论、做出某项创新等就可以一辈子获得荣誉和尊重,人文社科学者只要揭示出一个真正的问题,同样会获得承认,只是稍微滞后一点而已。据统计这老先生最著名的三个研究领域是:
He most often published in these fields:
Triple helix (23.74%)
Entrepreneurship (19.06%)
Government (15.83%)
其中,三螺旋话题占据他的近四分之一(23.74%)的研究主题;其次是企业家精神,最后是政府。三螺旋稳稳的占据第一位,这也给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一个启示,只要发现好的主题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深入挖下去,最后,一切就都顺畅了。这里要避免出现“贝尔纳现象”。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2-7-21于南方临屏涂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