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27日国家统计局郑重发布:《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统计公报》,数据一如既往地震撼,简单罗列几个数据:1、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1万元。
2、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应用研究经费2498.5亿元,增长14.0%;试验发展经费18309.5亿元,增长11.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3、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3098.5亿元)、江苏(2779.5亿元)、北京(2233.6亿元)、浙江(1669.8亿元)、上海(1524.6亿元)和山东(1494.7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陕西。
根据上述三组数据,不妨简单分析一下:
由数据1,可以看到如下两个问题:
A、R&D投入强度与规模我国已经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
B、把全时当量科研人员数量折算成普通科研人员,约合每人30万元(全时当量人员按1.5倍折算)。试问全国有多少科研人员的经费能达到这个数字?
由数据2,可以看到如下两个问题:
A、基础研究的总盘子1335亿元(自然科学基金约300亿元,人文社科基金约30亿元)。还有接近1000亿元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到哪里去了(唯一可能是各类重大专项占去了,那么重大专项占了多少?)
B、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仍然仅占6%(过去20年这个比例一直维持在5%左右),加强基础研究钱从哪里出?最乐观估计十四五期间这个比例达到8~10%(难度不小,相当于每年增加接近1%)。就这点体量再盲目上大科学工程合适吗?
由数据3,可以看到如下两个问题:
A、区域投入强度与上一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可知未来中国科技的主要产出地仍将是上述区域;
B、去年上海投入1524亿元,可谓不少,投入强度更是位列全国第二。可是笔者明显感觉,这两年市里项目名额越来越少,申请难度越来越高(由于限额,笔者参与校内的一些评审,明显感觉越是小项目,申请越难,竞争之激烈,令人面临评审的道德困境)。钱越来越难花,申请也越来越难。笔者研究这份统计公报已经超过20年,反而是感觉前些年情况更好一些,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每年公报都说科技投入越来越多,可我们怎么感觉申请一个项目越来越难了呢?钱都去哪儿了?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0-10-5于南方临屏涂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