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科学文化是打破文化保守性的利器 精选

已有 5287 次阅读 2019-12-27 09: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truth-way-691305.jpg


科学文化是打破文化保守性的利器

李侠

今年恰逢英国科学家与作家斯诺(Charles Percy Snow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理事会做两种文化报告60周年之际,科学网开设“两种文化大家谈”专栏,邀请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该话题展开讨论,收获21篇相关文章,这应该是国内关于两种文化的最全面论述,在全社会重塑文化自信的今天,这种努力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在谈具体感受之前,需要明确两点:其一,斯诺的两种文化仍是狭义上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而且他的人文文化是指基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人文文化,而不是中华文化或者别的什么文化,这点区别对于我们当下基于中国语境的论述极为重要,换言之,我们的人文文化可能并不与科学文化相矛盾,甚至是拥护科学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斯诺的风暴只能称作1.0版;其二,科学文化碾压人文文化这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这点只能说明,所有人类都是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他们之所以支持科学文化无非是看中了它的生产力功能而已。我们这次谈论的两种文化与斯诺时代相比范围更广,视野更宽,可以称作斯诺风暴2.0版,它展现了更多的建设性维度与诉求,希望科学网能够把这批文章编辑成书,以此开启中国科学文化的建设之旅,也不枉组织者与写作者的执着努力和坚定信心。

感动之余,还是要继续说两句,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期间也写过几篇文章,如今想来,已经初步得到一些结论,是到了该整理出来的时候了。

判断一种文化的存在状态有两个指标:文化半衰期与文化硬核的弹性。根据这种思路,我们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退化阶段。按照德国文化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观点:任何文化都要经历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四个阶段,前期具有强大生命力,后期则处于保守与退化状态。文化发展到后期,其生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已陷于枯竭,连人类生命本身也退化和衰减到不育状态。斯宾格勒的判断几乎是人类所有文化的共同命运,那么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研判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为此,我们提出了文化半衰期概念,即从其出生到发展顶点所用的时间。笔者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文化的半衰期大约是1200年左右,即从公元前134年西汉的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到北宋末年110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从北宋末年到现在又过了接近1000年,因而,自然可以推出:中国传统文化又到了文化半衰期的转变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的盲目文化复古主义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益处,反而造成群体认知结构的严重退化,这点早已被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文化半衰期的意义在于揭示出,每一种文化一旦越过半衰期其规训功能与生产力功能都将大幅衰减。从前期研究得到的结论看,中华文化的半衰期是1200年,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半衰期是1100年;阿拉伯文明的半衰期是600年(欧洲文明从公元5世纪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开始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为止,约1100年;阿拉伯文明则从公元7世纪诞生、确立到13世纪的顶峰为止,其半衰期约为600年)。相对而言,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半衰期都较长,是因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较为漫长的重大变革,从而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反之亦然。对于中国而言是佛教文化的吸收,对于西方而言则是宗教改革的完成。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又到了第二个半衰期,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其变革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尤其是我国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从制度层面提供了文化变革的契机。

从可行性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硬核具有较高的弹性,这就为其变革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我们习惯信奉的经世致用理念就是这种弹性的最好体现。这一切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是一个三合一的拼盘模式(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反之,如果文化的硬核缺乏弹性,那么变革的阻力将会变得无限大,这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承担的。任何文化的老年阶段都是极度保守的,这种文化塑造的群体认知框架也是极度退化的,它只有通过回忆过去的荣光来抵抗当下的文化自卑,此时,它将成为人类文化的死水与洼地。

最后,科学文化所具有的生产力功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高度兼容,这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试想百年来作为舶来品的科学在中国的命运不难理解这个特点。另外,从精神层面来讲,科学所追求的真理与践行的平等原则,这种精神气质对于所有人群的无歧视性接纳,也契合了无数公众内在的心理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用科学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从理论结构到实践需求都有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坚定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改则进步,不改则衰退。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一个月前答应写的,年底事多,差点忘记,多亏前几天应胡老师来信提醒,才匆忙放下手里的活,把这事情了掉。小文章发在《中国科学报》2019-12-27的A5版,这应该是本年度最后一篇小文章了,这是原稿。与胡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19-12-27于南方涂鸦

【备注】最近几年写了几篇关于科学文化的文章,具体文章名称见下面清单:

科学文化类文章

1.李侠,邢润川。论科学主义与现代性认同的危机.《东南学术》20034)。

2.李侠。世界观落后了会怎样《科学家》20147)。

3.李侠、田锋。科学文化能否支撑起创新的思想屋顶《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4.李侠。科学文化变迁中的博弈《科学与社会》20172)。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B2《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9)期全文转载。

5.李侠。为什么需要科学文化《科学与社会》20191)。

6.李侠、霍佳鑫、李格菲。科学文化:中国可选择的最佳文化变革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195)。

7.李侠。文化复古主义是一种伪装的时代精神《科学时报》2008/4/18科学栏目A4版。

8.李侠。困扰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三种思潮《科学时报》2010/7/23科学评论A3版。

9.李侠。文化需要的是开放与公平而不是特设性保护《文汇报》2015/3/5文汇教育A9版。

10.李侠、周正。文化基准线决定创新潜力《中国青年报》2016/2/2A7版。

11.李侠。把创新的种子种在文化的高地上《中国青年报》2016/9/19,思想者栏目。

12.李侠。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学习时报》2017/4/10A3版。

13.李侠。用科学文化打通发展不充分的神经末梢《科学传媒中心》微信公众号2017/11/8.

14.李侠。我们为什么要培养科学精神《学习时报》2018/4/11A6版,科技前沿栏目。

15.李侠。支撑科学文化运行的3个基础条件《科学网》微信公众号,2019/2/9

16.李侠。把科学文化嫁接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中国科学报》2019/5/10A5版。

17.李侠。修补“世界观拼图”破解“钱学森之问”《文汇报》2019/7/19文汇教育A8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211668.html

上一篇:前台与后台的边界设置与科技界的表演与抵制
下一篇:庸常生活都是充实的
收藏 IP: 101.88.46.*| 热度|

9 郑永军 周健 周忠浩 曾杰 刘立 杨正瓴 武夷山 黄旭 马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