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
前些日子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个教师评选活动,趁机整理一下近十年来的授课情况,得到如下的一个表格: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近十年的时间里,俺曾给校内接近7300名研究生人上过《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如果再加上外面上的课,接近1万人。乖乖,难怪这些年如此的累。上好一门课不容易,在当下的考评体制下,上课是最不划算的一件事:费心费力占时间。上课早已经沦落为一种体力活。至于心与力的耗费就算了,毕竟那原本就是可以再生产的,关键是时间占用太多,这是很纠结的事情。当下教师的三大职责: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在考核时一样都不能少。哪项都需要时间,每个人时间就那么一点,这项占用时间多了,那项就要相应减少。在零和博弈的框架下,如何分配时间简直是无法平衡的问题。教书是一件良心活,不论怎样,还是要竭尽全力上好,职责所系。
说到教学还是要聊几句:1、上到教育部,下到大学都在强调教学的重要性。哪一级管理机构都高调强调教学的重要性。其实,这都是忽悠(试问国家投入的经费中有多少是用于教学与课程建设的,有哪所高校敢于公布这些数据,又有哪些帽子是专门给教师的)。要想改变教学不受重视的局面,只要解决三件事即可:其一,在评价体系中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权重(如优秀教学相当于省部级项目或者几篇C刊等);其二,提高教学投入的收益,使从事教学人员的收益与从事科研的人收益相当即可;第三,设置新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从规模到评选程序都做彻底改变(原有的优秀教师评选,一则数量太少,二则权力渗透太厉害,很多获奖者很少上课,导致这个奖对提升教学质量基本上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全国有2860多所高校,每年评选100名优秀教师,你觉得能起到激励作用吗?呵呵)。总之,作为政策制定者,需要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上课是划算的,也是有尊严的。总之,你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玩双重标准,否则仅凭加强监管与道德绑架,那就是耍流氓!在市场经济社会,任何行为的投入-产出一定要符合经济原则,这是铁律,否则是无法持续的。因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是相似的。
2、我认为一个老师的成功标志在于多年后,曾经教过的学生们还会记得他的某个说法或者叫出他的名字。我希望我教过的学生还会记得我的名字!
3、这几年一些时髦的所谓教学改革,基本上是都是忽悠或偷懒的代名词,如翻转课堂、慕课等。由于人的认知成长过程的特点,老师上课过程和家庭建立稳定关系的模式趋同。
4、时代节奏变快了,学生们需要跨越从知道到理解的鸿沟。现在的学生们信息接收较多,导致他们把知道当成了理解,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有N多距离要走。宋代词人蒋捷所谓:少年听雨、中年听雨与老年听雨,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的作用就是要把这种理解提前有效地告诉他们。我这次参与教师评选所报告的主题就是:让未来的理解唤起今天的行动!显然,很多同学并没有理解我的理解。今年就要远去了,明年争取看两本小说,给心灵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
最后,记录一句俺老李的格言:知识只有溢出了才会有效应!
摘录一句我很喜欢的宫崎骏的话:“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龍貓》
2018-12-19凌晨4.20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