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科学文化打通发展不充分的神经末梢
李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包含多层含义,首先,由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方位的,既有物质层面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精神生活层面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是对发展的两个维度的判断。李建华教授曾撰文指出:发展不平衡是从发展的横断面的考虑,是面的失衡;发展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纵向考虑,是发展的深度不够,张力不够。并认为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换成哲学的说法就是从共时性角度考察,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发展呈现不充分性。发展的不充分性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而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厘清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后续的论述很重要。为什么发展不充分?是什么因素在阻碍并造成了发展的不充分?客观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基于此,发展的必要条件具备了,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发展不充分呢?如果把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比作人体里的血管与血液的话,血管丰富与活跃的区域,代谢充分,机体的状态随之被决定。发展不充分可以看作文化的毛细血管在边缘处于堵塞状态,无法有效输送营养与排出废物所致。因此,可以初步判定发展不充分是文化模式落后导致的,因此,打通文化的毛细血管就是当下的首要工作。
文化有进步与退化之分
文化是一个包含内容庞杂并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塑造人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决定人的行为模式,同时,文化也在深层次上决定区域的整体交易成本。这些结论早已经被很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证实。为了简化论述,根据系统的特点,我们可以初步把文化分成两种:一种是封闭的文化C1,另一种是开放的文化C2,所谓封闭的文化就是该系统不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反之则是开放的系统。显然,封闭的文化系统会塑造群体的退化认知模式,典型表现就是:在这种文化主导下的个体倾向于因循守旧,僵化教条,拒绝接受新事物,缺乏进取心(在封闭系统内也不需要),这是一种典型的退化文化;反之则是进步的文化,它以最大的热情吸纳新事物,并乐于学习与改变,从而造就群体积极的认知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存在进步与退化之分的。进步文化所主导的区域大多发展比较充分,群体充满活力;而退化文化主导的区域则发展迟缓,人们冷漠麻木,日益呈现出落伍与自卑,并以激烈的排他性的方式掩盖自己的退化事实。
从宏观上看,进步文化主导的区域的交易成本普遍比较低,人们更愿意遵守契约精神,也更契合市场的要求,从而导致资源流动更加便捷,并容易形成资源的集聚效应,这一切导致那里的创新行为更容易发生,反之亦然,高昂的交易成本阻碍了一切变化发生的可能性。从世界范围以及我们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不难看出这种差异。从微观层面来说,进步文化塑造的个体,更富于积极进取精神,学习能力以及主动性都比较强,从而鼓励竞争与合作。退化的文化遏制了个体的反思能力与对新事物的接收理解能力,潜在地造成群体性格的分裂:要么成为顺民,要么成为暴徒。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贫穷才是彻底的贫穷。
众所周知,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社会发展的充分性。由于文化表现形态的巨大差异,造成社会联系程度的重大差别:进步文化主导的区域,人作为社会关系的节点,相互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与活跃,反之,退化文化主导的区域则社会关系联系比较松散与僵化,形象地说,就是血脉不通。这就意味着在两种文化下,区域的知识渗透性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造成发展不充分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工业化社会基于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社会比农业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因为分工导致所有人都要依赖别人才能存活,这种相互依赖越紧密,社会的发展也就越充分。表面看起来,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其实这是表面现象,相反,那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才是封闭文化的最高境界,完全靠自给自足,这种状态怎么可能衍生出对发展的激励呢?连交往都变得稀缺了,又怎么可能出现充分的竞争与共享呢?
既然文化的存在样态决定了发展的充分性与否,对此,我们提出一个命题:所有的发展都是渗透文化的。对于退化的文化纲领如何进行改造呢?由于文化的复杂性,改造起来阻力非常大,甚至会出现剧烈的反弹,因此,只有通过用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来进行改造才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文化改造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这种可以作为替代品的文化只有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而形成的,在它的主导下,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给世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福祉,这一切已成无可争辩的事实。不论何种文化、也不论哪个族群都无法否认科学所取得成绩。这就为文化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替代品,然而,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山坡要爬,正如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所说:每一个社会最深刻最主要的斗争并不是与其他社会的斗争,而是与存在于它内部的文化的斗争——文化即是它本身。文化改造的难点在哪里,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它挑战习惯思想,使得具有这些思想的人痛苦万分。它所激起的悲观来自于,它完全打乱了陈旧的规则,而并非因为它包含着任何内在困难。其实,可以把本尼迪克特的说法换成更容易理解的经济学解释:即改造退化文化所带来的当下收益是不可见的,而改造所引发的心理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类规避风险的本性阻碍了对于未来的乐观预期。
那么,基于人类风险厌恶的心理,不改变退化的文化又会如何呢?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尖锐地指出:当人们不能看到事件中的因果关系的时候,他们就易于依靠主观冲动、偶然偏激等观念,依赖偶然性、无意义和含糊的莫名其妙的观念。公认的观点,尽管是错误的,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这种后果是无法承受之重,在全球竞争与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没有任何一个区域或族群可以绕过文化改革,否则只能在封闭中被世界所无情抛弃。
文化改造的微观激励机制是什么呢?如果接受一种新文化能够带来个人福祉的提升以及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那么这种回报将直接激励区域内人群积极参与到文化的改造进程中。科学文化的引入恰恰满足了这种预期,反观那些科学文化浓度较高的地区,渐成繁荣与人才积聚的中心,无形中导致区域知识资本积累的增加,而知识的密集降低了区域的学习成本,这些好处都会溢出并被公众分享。区域知识梯度越高,则知识的溢出效应越明显,溢出的范围也越广,也越能激发创新,创造更多财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美国创新专家拉里•唐斯(LarryDownes)指出:未来,那些仅仅将他人的科技进行合理组合的人们会成为最成功的创新者。这一切皆源于大爆炸式创新的三无特点,即无章可循的战略、无法控制的增长与无可阻挡的发展。这就是文化变革所蕴含的经济学意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很多改善和进步得益于机器发明者的独创性……有些则归功于被称为哲学家或思想者的才能,他们只是观察事物,再无其他;而正因为此,哲学家往往能够将最离散、最相异物体的力量结合起来。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科学文化在当地的浓度与扩散,一旦接受科学文化的人群基数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接收能力自然增强,然后领先者的成功会引发后来者的连锁反应。诚如詹姆斯•卡斯所言:由于文化自身是一种创造,所以它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创造者。不过,他们不是现实的创造者,而是可能性的创造者。在笔者看来,所有文化变革最直接的目标恰恰就是创造可能性,而可能性则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造退化文化的路径无非三条:内容的替换、删减与增加,前两项推行的社会阻力较大,尤其是全面替换,为了减少社会震荡,通常不采用,至于内容删减,由于要删减的内容有限,对于极端退化的内容还是要果断删减,比如历史上坚决废弃妇女裹足的陋习就属此类,对于大多文化内容的变革通常是采用温和的增加科学内容的策略,只要浓度足够大,就可以达到稀释落后内容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科学普及运动就是增加科学文化浓度,从容改造退化文化的一种阻力小而且有效的方式。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关注,即文化的逆转问题:即从进步到退化的逆转。伊朗的巴列维国王被推翻恰恰是科技文化被逆转的典型案例。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事关科学文化对落后文化进行改造的稳固性问题。科学文化的最大优点就是其所蕴含的生产性功能,但是,一种文化仅有生产性功能是不够的,毕竟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生产性功能仅是物质层面的体现,科学文化还需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果科学文化能够提供满足广泛精神需求的产品,那么,它将极大地获得受众的认同,并得以巩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文化在主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的努力才刚刚起步,这也是目前科学文化经常败于迷信的根源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文化要达到真正走心的地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上周六(11月4日)应科普所王大鹏老师之邀而写,由于周日下午有课,时间匆忙,文章修改与校对接近通宵,这是一个大问题,时间关系,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后续有时间的话会继续推进。文章发表在科普所的科学媒介中心微信公众号,合作愉快。发表时由于长度关系分两期发出(周三、周五),这里提供原稿,看起来更完整一些。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