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浮浅。
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冯友兰先生将中国哲学家分为六类: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
儒家前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后期以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孔子主张正名、仁义、忠怒、知命。孟子主张性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说与功利主义。程颐和朱熹主张“性即是理”程颢和陆九渊主张“心即是理”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墨子主张兼爱。
道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杨朱为代表,主张“人人为自己”与“轻物重生”。第二阶段以老子为代表,主张无为之治。第三阶段以庄子为代表,主张无知之知。后期的道家冲上理性的玄学和豁达率性的风格。
名家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惠施主张相对论,而公孙龙主张共相的学说。
阴阳家以洪范和邹衍为代表。洪范推崇五行学说,而邹衍的兴趣主要在于地理和历史。
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以法治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