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uanc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uanchao

博文

CCF YOCSEF“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特别论坛听后感

已有 3817 次阅读 2013-1-29 09: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培养

参加这个论坛,主要是想听听优秀博导们在培养博士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也想知道他们的困惑,以便在今后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多出成绩。在此之前,关于学生和导师的关系以及优秀学生放弃科研等问题,北邮的杨义先老师在CCCF上面发表了两篇文章,科学网上也有知名教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三位讲者分别是哈工大的李建中教授、南京大学的周志华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的赵耀教授。

  要培养优秀的博士生,导师本人必须优秀,所谓的优秀,是指要有对所研究领域前沿的理解以及趋势的把握,坚持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研究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挑战性、可持续性,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研究的问题要聚焦,做自己擅长的,笔者补充)。 

我是很不喜欢“老板”这样的称谓的,尤其是博士生不应该这么说。赵耀教授说,在学术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很多高校和研究所,博导的压力很大,培养一个博士生,一年的费用少说也得2-3万,如果同时有4-5个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读,一年就需要20万的支出,对于走向良性循环的课题组来讲,这很轻松,但对于大多数导师来讲,每年都要维持这笔经费谈何容易,美国也是如此。为了生存,导师们不得不到处找经费,给钱就干,没的挑,哪顾得上是否有研究价值。“挑”课题是发展中考虑的问题。但我觉得,越是艰难的时期,越是要利用好有限的启动经费,慎重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十年磨一剑,如果什么都干,除了维持生存,仍然出不了好的成果,从而进入了无法自拔的怪圈。

讲者中还提到“质与量”的问题,鉴于国内的考评体系,我的观点是用量求生存,用质求发展,生存阶段,先量再质,发展阶段,先质后量。MIT的校长可以容忍他们的教授十年之后再产出轰动世界的成果,而在中国,要不了3年就因考核不合格而清理出事业编制,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大环境,逆流而上就是死路一条,会把自己搞得很累。

  关于论文的数量,讲者都提到因人而异,有时几年1篇,我认为,这与研究领域也有关,如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做实验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如果完全是一个人所为,12-3篇就很不错了。另外,我觉得论文这个东西是逼出来的,比如某个会议的deadline,逼的过程中强迫自己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更有价值的发现,在工程实践中,自己做过的东西往往都觉得很简单(李国杰老师的经典名言“经过方知难与易”引自,http://www.carch.ac.cn/),不值得一写,如果都这么想,就总也不会去写,时间长了,就会有惰性,惯性。所以,“白天求生存(做工程),晚上谋发展(写论文)”,陈云霁的这句话(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2年第9 “理实交融 踏实做事”)实在是精辟。

  关于中国学生在国内和国外的课题组培养效果差异如此巨大,周志华教授谈到了自己的观点,我比较赞同。首先,去国外读博士的学生,往往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已经是半成品或基本是成品,而国内的学生,由于扩招的原因,基础要差,因此,成果要少。另外一个原因,在国外读博士的学生目标十分明确,一旦做其某件事情,会十分投入,效率很高,而在国内读博士,拿文凭的居多,不是真正的热爱科研,研究时,听听音乐、上上bbs,研究的效率不高。

  大家还提到,怎么样让学生热爱科研、投身科研而不浮躁,怎么样去发掘热爱科研的学生,几位讲者都表示 这个很难,除了面谈,身体力行去感召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导师社会活动很多,对学生仅限于宏观的指导,不深入、不具体、不垂范,老师在学生心中就成了真正的老板,而不会让学生对导师产生敬畏之心。这样的学生不会真正的喜欢科研,仅仅就是完成任务,拿个文凭而已。

  总之,参加这个论坛,很受启发,感谢CCF,很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组织越多,中国就越有希望,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以上部分表述带有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定将虚心接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9835-657485.html


下一篇:写给学生的新年祝福
收藏 IP: 159.226.43.*| 热度|

2 曹聪 胡美灵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