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网呆了一年多,博文发的不多,但目睹的网络掐架不少。自认是个比较低调的人,但也时常遇到在自己的博文后面留言里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情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数十万网民构成的科学网里发生点小摩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倘若为些许逞强斗嘴的小事,伤了和气、气坏了身子,确实得不偿失。分析一下网络掐架的原因,可能大有裨益。
一、话题容易引起争议
科学网的栏目众多,话题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内容是大家共同感兴趣,共同受益、无人受到伤害的,如基金申报、SCI论文写作技巧、职场做人技巧。这类博文无疑皆大欢喜、且人气颇高的。第二类博文属于大家人人公愤、容易达成共识的,如高等教育体制、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弊端,也不容易引起网络掐架。第三类博文属于各执一词、仁者见仁的,如导师与研究生关系、SCI论文考核标准利弊、海龟与土鳖水平高低、基础研究与应用哪个重要,容易引起争论。第四类属于比较敏感的话题,典型的如文革是非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功过、爱国主义与民粹主义。文革的发起有其历史的渊源,一些老人对文革有深厚的感情无可厚非,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的人对其反感也是情有可原,争论起来颇有点针尖对麦芒的味道。
二、博文风格难以认同
科学网博主众多,每个人写作博文的动机不同、风格迥异,有的人喜欢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有的人为追求点击量时而玩点小题大做的噱头,有的人旨在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而有点牵强附会,有的人把网络当做自己休闲的茶座而笔耕不缀,有的人喜欢批判现实主义而语言犀利,有的博主甚至喜欢卖点萌。对这样一个万花筒般的博文世界,最好的态度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可以反感一个人的博文风格,可以不浏览、不评价这样的博文,但不能对别人的学术水平、人格甚至道德水准进行评价,至于点名道姓口诛笔伐、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做法更是与科学网人的基本修养水准相去甚远。很多网络掐架基本是都是源于对博文风格的难以认同。
三、评论留言缺乏谨慎
博主学术背景不同,写作动机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一般的看客在短短的浏览过程中很难迅速把握博文的中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匆匆做出评论,往往很难说是有的放矢,经常是,好心办错了事,因博文中心思想的误解导致的网络掐架不在少数。至于那种满嘴骂街、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评论更是网络掐架的导火索。不熟悉的博友、内容不了解的博文,不轻易评论,是减少网络掐架的一个原则。如果有感而发,“非礼勿言”的古训,可以借鉴。
四、网络管理上存在漏洞
没有实名认证,可能是科学网管理上的缺陷。一些匿名的博主,也许是来自在读的研究生、刚工作的青椒、社会底层人士的比例多了些,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博文,采取极其恶毒的语言肆意对博主进行攻击、谩骂,借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一些语言缺乏文明的评语,科学网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删除。极少数喜欢染事生非的网络害群之马,没有得到及时清除,也加剧了网络掐架现象的发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