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SCI论文至上的争论在科学网已经有过很多,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有,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观点来评价SCI论文至上的评价体系是最合适不过了。对于SCI至上评价体系的好处已经有过很多评价,这里本人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SCI论文至上评价体系的弊端。
一、降低了博士毕业生的生存竞争力
众多周知,绝大部分SCI源期刊的语言是英语,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是个挑战。为达到众多高校不切合实际的毕业答辩标准,许多博士一入学就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阅读英文文献、模仿句法结构、熟悉专业词汇,根本没有剩余时间来把握本领域基本理论,前沿热点。更是没有闲暇时间去陶冶情商、熏陶爱好,导致很多博士毕业生变成“窄士”,除了科研之外,别无所长。在博士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够从事本领域研究被迫改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悲剧在所能免。
二、加速了学科之间、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恶性衰增
不同学科之间、同一个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基础,有的侧重于应用。在SCI论文至上的评价体系指挥棒下,容易发表SCI论文的学科、学科方向一枝独秀,其他的学科、学科方向则百花凋零,最终会导致许多学科、学多学科方向的衰败。以笔者所从事的森林调查规划学科为例,除了容易发表SCI论文的遥感与GIS应用方向,其他研究方向都出现了严重的衰败。由于森林调查规划理论、规划方法等研究方向的持续萎靡,导致整个学科的衰败。令老一辈森林调查规划前辈遗憾的是,曾经辉煌的林学三大支柱学科之一的学科,已经沦为一个只能为其他学科提供3S手段的技术工具。
三、加剧了人才专业结构的供需不平衡
毫无置疑,在SCI论文至上的考评机制下,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学科、人员,获得科研经费、科研奖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科、人员所指导的研究生也越多。如果从SCI论文发表的领域来看,无疑是基础学科占尽天时地利。在整体的产业结构低下的情况下,这种考评机制会增大面向科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面向市场需求模式之间的矛盾。再以笔者从事的森林调查规划为例,全国博士点9个,硕士点22个,以遥感与GIS方向的研究生、博士生占了一大半。经过多年的人才补充,林业勘察设计部门的遥感与GIS方向人员已接近饱和,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测树、森林资产评估、森林认证人员学校却很少培养,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恶化高校本已紧张的人际关系
SCI论文至上的考评机制下,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的教师扬眉吐气,各项人才工程桂冠、职称破格提拔、巨额奖励纷至沓来,连报考的研究生都踏破门槛,而没有发表SCI论文的教师则如同无人欣赏的灰姑娘,无人喝彩。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激励机制下,原来温情脉脉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很难维持,会使在行政化、学术帮派影响下的人际关系更加恶化。
五、助长了投机剽窃、弄虚作假之风
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知识分子也是人,同样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华东地区某三流高校的奖励政策明文规定,一篇SCI核心库论文奖励现金1万元,科研经费2万元,该学校一新成立学院甚至标出一篇SCI论文10万元现金奖励的天价。在很多三流高校,研究生1篇SCI论文就可以稳操2万元国家奖学金的胜券,教师2篇SCI论文就可以破格提拔教授。可以想象,在这样重赏之下,无论是投机剽窃、还是弄虚作假,什么样的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勇夫产生不了?
六、加速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两张皮现象
绝大部分SCI论文发表在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国外期刊上。不言而喻,读者也应当是精通英语的专家、教授,英语水平低下的生产第一线人员自然无缘、也不可能有欣赏国际水准的科研成果的机会。这样一种考评机制,又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呢?以笔者所从事的林业行业为例,建国60年来,发表在SCI期刊上的科研成果不计其数,然而,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呢?如果以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年增长量来衡量,仍然位居世界落后国家行列。如果到国有林场、集体林区一线生产单位看看,整个营林业的生产力水平还是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水平。生产力落后,高学历人才需求不足,导致林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大部分被迫改行。
二年前,在筹备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讨论会上,很多筹委会专家对SCI论文至上的考评机制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且把当年的研讨会主题定位为“把我们的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此,还专门邀请了奋战在林业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然而,受各种利益驱使,这种SCI论文至上的考核机制任然呈越演越烈趋势,尤其在一些仍然做着赶超世界一流高校梦想的三流院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