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能否在双一流、学科评估中增加人文关怀的指标 精选

已有 6044 次阅读 2021-6-16 17: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自从启动了双一流、学科评估工程后,我国高校以高水平论文、世界大学排名为标志的科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科研大跃进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如人才分等、科研考核、帽子工程、非升即走制度引发的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学术道德问题突显、人际关系紧张。上海某大学同室操戈的悲剧,更是触发了人们对科研大跃进负面作用的反思。对此科学网已经有很多讨论,在此不再赘述。这些工程的是非功过,还是留给历史去评价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还会继续下去。既然无法取消,就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寻求一种弥补的途径,即增加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以最大程度降低高大上工程的副作用。

    一流的大学、A+学科,当然需要拥有一流的师资、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这个不存在争议。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应该拥有一流的人文关怀。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双一流建设也好、学科评估也罢,造福人类,增加师生员工的幸福度,是工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所缺乏人文情怀、人人感到焦虑窒息、群众与干部冲突不断的高校,即使楼房再高、学术大咖云集、科研成果再多,也不符合一流大学的标准。

     笔者曾经下载了双一流、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发现关于师资队伍、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影响、社会服务,尤其是科研成果的规定非常详尽。关于人文关怀的指标几乎难觅踪迹。缺乏人文关怀指标,不能不说是现有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大缺陷。

     为客观反映一所高校、学科的人文氛围,人文关怀指标体系可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如科研考核制度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干群冲突曝光率、师生非正常伤亡发生率、教学科研责任事故发生率、职称评聘透明度、学校实验室及办公用房分配公正性、社会负面新闻影响面。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保证客观公正性,人文关怀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采集,可采取大数据挖掘的方式,如学校论坛、学生网站、教师微信群、自媒体、微博、百度热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291471.html

上一篇:去留两徘徊:再议本科生毕业论文
下一篇:越演越烈的高校内卷:有无可行解
收藏 IP: 222.95.134.*| 热度|

23 范会勇 吴国林 李陶 周忠浩 蔡小宁 王启云 黄永义 郑永军 姚伟 曾杰 胡新露 沈兆勇 焦飞 胡大伟 叶建军 黄玉源 梁洪泽 杨正瓴 彭真明 崔宗杰 赵志宏 孙友甫 张江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