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高校的内卷化:以博士招生指标为例 精选

已有 10790 次阅读 2021-1-20 09: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所谓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随着各项工程的持续推进,学术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需求增加的速度远超资源增长的速度时,就出现了内卷化现象。

   以博士招生指标分配为例,东部地区某高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校仅有9个博导,招生指标每年大约30-40名,人均每年4-5个。随着博导资格审批权下放,博导人数逐渐增加,人均招生指标下降到2-3个。2000年扩招后,随着博士招生人数的缓慢增加,博导数量也开始较快增加,人均招生数下降到2个左右。双一流、学科评估开展以来,为增强学校显示度和排名顺序,各个高校铆足了劲进行各种人才的引进,在博招生数量没有显著增长背景下,该校博导数量以每年30%40%甚至50%的速度呈现爆发式增长。每个博导年均招生指标下降到0.7个。在人均终生指标迅速下降同时,在各种人才帽子不断涌现、学术精英占据各种决策岗位背景下,指标分配苦乐不均现象日益严重。草根博导的招生指标实际上每年0.5个不到。

   在博导招生指标不断缩减同时,博士入学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同样以东部该所院校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高校教师收入微薄,出国风盛行,博士招生以在职居多。普通教师不屑于攻读本校土博士,如果愿意报考本校博士,录取率几乎100%。本科扩招后直至双一流、学科评估之前,博士招生都是不温不火,录取率都是70-80%。双一流、学科评估开始以后,读博人数直线上升,录取率迅速下降,并且出现了直博、硕博连读、审核制、考试录取多种方式。还以东部这所学校为例,双一流、学科评估之前,该校的许多学科的博导多年无人报考。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竞争强度直线上升。3年前该校首次实施审核制,一篇录用尚未发表的中文核心、英语过4级即可大概率录取;2年前标准提升到一篇CSCD、英语六级合格,1年前进一步提升到一篇四区SCI论文、英语六级;今年许多报考审核制的考生,许多SCI三区论文一作在手也被无情淘汰。

   不但招生指标如此,高级职称指标、科研项目申报、大学教职数量,在双一流、学科评估工程这些强有力抓手大力推动下,也迅速呈现供需失衡现象。当几乎所有资源均迅速供不应求时,高校内卷化加剧。单以博招生为例,可以预料,博导无博可导与考生报考无门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内卷化与各种高大上工程存在密切联系。最近几年,各个管理部门相继推出了各项反“四维”、“五唯”的措施,但落实到具体高校,效果甚微或者没有效果。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政策对上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各项工程以及伴随而来的资源分配不公;对下无法解决高校管理者要政绩、普通教师需要各种“唯”带来的额外收入以维持体面生活的利益诉求。

   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好”,“仓廪实而民知礼节”也罢,在高校迅速内卷化的时候,绝大部分管理者、教学科研人员都难以幸免。此种情景下,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做着看似高大、其实并无多少理论意义或者实际应用价值的自娱自乐式科学研究,值得钦佩;断然离场,另觅他处欣赏另一番风景,是一种智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268041.html

上一篇:多收了三五斗:谈谈高校教师工资及其增长机制
下一篇:新冠疫情一周年记:普通教师的视角
收藏 IP: 121.237.48.*| 热度|

28 徐绍辉 贾玉玺 康建 左小超 张勇 郑永军 肖林 黄仁勇 王庆浩 郭文炎 周忠浩 史晓雷 曹建军 江克柱 杨正瓴 武夷山 穆仕芳 黄永义 王安良 梁洪泽 钟定胜 孟利军 吉培荣 郑强 路卫华 姚新生 郁志勇 NTUZ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