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武器,需要对疫情发展做出快速且正确的反应。为了探索新冠期间中国科学与政策的快速反应和变化趋势,研究人员通过文献计量学和机器学习中聚类层次分析法,发现疫情早期中国科学研究热门话题与相关政策出现趋势极为接近,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后平均在8.36天就转化为公开的疫情防控政策,两者趋向于快速的共同演化状态。文章以“Coevolution of COVID-19 Research and China’s Policies”为题,9月6日发表在Nature 旗下的SSCI 健康政策和服务领域一区期刊Health research policy and systems上,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数字传播系青年教师程曦为第一作者,王国燕教授为通讯作者。
新冠早期中国科学研究七类变化趋势
聚焦五大研究热点
新冠爆发以来相关研究主题众多。研究人员通过共现词条的筛选和文本分析,发现了5个研究热点,分别是患者、感染症状、病毒检测、治疗药物和心理健康。相应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患者研究中从前期儿童孕妇患者转至后期老年患者,感染症状从普通症状转向重症和无症状,病毒检测从核酸检测转向抗体检测,治疗药物从西药转为中药。与前面四者不同的是,心理健康一直是研究热点。
中国新冠早期科学研究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
政策和科学的快速共同演化
中国新冠早期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即相似时间段内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关注的主题相同。相似的变化趋势是共同演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科学研究与相关政策出现的平均时间仅为8.36天,相比气候变化等经过漫长科学讨论也无法达成政策制定的共识来说,这已进入一个快速的共同演化状态。这很可能与新冠早期疫情的严重性以及问题需要解决的迫切性密切相关。
中国新冠研究不同类别热度集中上升期与相关政策/方案集中颁布期
政策循证科学
科学政策制定时需要参考相关已有科学研究,这便是科学政策的循证决策,它是将科学证据植入政策制定到评价的整个过程,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新冠疫情将循证决策引入人们视野,各国政府希望在科学证据基础上制定最合理的政策,例如中国政府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新冠疫情中防控诊疗方案的修订充分考虑现有的医学研究证据,科学、审慎、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但是不同政府制定决策时所参考的证据不同,例如 “群体免疫”和“封锁干预”谁是更加科学的决策参考,氯喹和瑞德西韦治疗效果是否可以被推荐为治疗药物。新冠疫情中循证科学突显的问题,使循证决策建设也成为后疫情时代多国疫情治理的重要内容。
确立证据是循证决策研究和建设的前提。中国政策多数不提供所参考科学信息,因而为研究科学与政策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挑战。该研究在评审期间Science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新冠早期114个国家或地区科学和政策的共同演化,但唯独不包括中国数据,主要可能因为中国政策未提供参考的科学信息。研究人员为了应对无科学参考信息的挑战,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层次分析绘制出早期科学研究主题变化趋势,并收集相关政策的集中颁布时间来,最后比对二者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测量不公布科学信息参考来源的政策与科学变化关系的参考方法,助力循证决策研究。
研究背景拓展
该研究展现了我们国家新冠期间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积极应对,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新冠期间政策制定有效合理地遵循了科学。在今年7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上,本文作为科学社会学专委会唯一推荐论文,获得了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奖。同时在此项研究前期成果基础上,程曦申报了《基于政策与科学共演过程的循证决策机制研究》的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获得立项。
作为科学社会学和医学跨学科研究,也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科学传播研究团队跨学科研究成果之一。今年以来,王国燕教授领衔的科学传播跨学科研究团队已接受和发表了5篇科技传播与医学、艺术学、管理学、食品卫生工程等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SSCI一区文章。
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1569)、国社科后期重点项目(20FXWA003)以及苏大科技传播跨学科团队项目的支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莉教授以及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也合作参与了本项研究。
文章信息:Xi Cheng, Li Tang, Maotian Zhou, Guoyan Wang*. Coevolution of COVID-19 Research and China’s Policies, Health Research Policy and Systems. DOI : 10.1186/s12961-021-00770-6, (2021) 19:121
全文链接:https://health-policy-system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61-021-00770-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