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shal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vyshall

博文

医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中医能否现代化的关键

已有 4418 次阅读 2012-7-14 16:4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分子生物学, 医学模式, 中医现代化, 细胞社会

  我们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现代与传统两种医学模式公开并存的国家。在其他国家传统的古医学模式基本上都已经退出了公共卫生领域。中医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其在临床上确切的,不可否认的疗效是主要原因。然而在基础理论上与现代医学的迥异,在表达方式上与主流文化的隔阂,使得中医从建国以来,尽管政府大力扶持,依然面临人才凋敝,理论发展停滞,传承无方,临床实践被西医的理论与方法严重割裂、拆分等窘境。
  多年从事新药研发中的设计工作,使我对于很多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如肿瘤、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的分子水平的病理机制研究现状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对于目前世界上新药研发的困境也非常了解,越来越高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长的研发周期,越来越频繁的药品召回事件,清楚地表明针对少数特定疾病相关蛋白进行小分子设计和筛选的研发方法,并非寻找复杂疾病治疗方案的最佳途径。尤其我所感兴趣的疾病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机制扑朔迷离,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手段。我曾通过e-mail 与 长期从事AD研究的医学专家 Eric Reiman博士讨论过寻找AD 治疗方案的可能,其中提到身为中医师的我的祖父和母亲都曾用中药治疗AD患者,取得不错的效果。Reiman 博士在回信中也认为未来AD治疗的希望很可能在中药,但他对中医的理论持保留态度。这一点也反映了整个西方医学学术界对于中医中药的基本态度。源于长期以来对于化学药品治疗复杂疾病的效果的失望,美国社会的民众对于中草药治疗的接受度和需求度逐年增加,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成立了国家补充医疗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来探索天然草药疗法的价值。2004年FDA更是修订了研究规范(research protocols)来支持中药及其他草药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使得这些天然药物复方,可以不用事先申明有效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就可以进入临床试验。相对于西方社会公众和立法界的日渐提高的接受度,学术界则对中医药疗法始终持高度的怀疑态度,甚至一些进行中药复方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基本把中药复方当成天然药物制剂来看待,其研究的指导原则仍然是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和细胞生理等实验医学中的还原论原则,而把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理论当作糟粕剔除。最多承认中医的理论是长期建立起来的有效的经验模型。这基本也是国内科学界对待中医核心理论和诊断理论的看法,因此虽然中医现代化的工作进行了多年,但始终集中在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标准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药理、甚至分子靶点进行研究。
  中医核心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一直处于凌乱无章的状态,众多寻找中医概念的物质基础的研究,给出了很多零散片面似是而非的学说,例如:(1)对心气虚实质研究,从血液流变学、血浆cAMP(环核苷酸)含量,心肌图等方面与心气虚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心气虚患者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理之一;(2)对肝阳上亢所致肝病的研究,选用神经系统、内分泌、血管紧张素、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等40项实验指标研究,认为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揭示肝与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密切关系;(3)对中医脾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是脾的物质基础,在脾虚失运(脾主运化)、脾主肌肉模型中,酶分泌下降,活性降低,揭示脾与植物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免疫、消化系统及三大物质代谢有关;(4)中医的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特征;(5)中医肺气虚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量值及微血管传导值有改变,说明肺气是调节微循环物质之一;等等。(http://www.chinaqigong.net/tzedh/lunwn/zqc.htm)h这些研究作为原始的实验证据来讲,是有相当的价值的,但是研究者的理论分析却往往体现出实验设计的层次模糊,逻辑不清,大多是缺乏系统的清晰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指导的结果。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人员本身对于中医的哲学和方法论的实质,是缺乏认识的,没有能力把它和现代实证医学还原论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进行融汇贯通。谈不上二者从本质上的认识比较,就更谈不上中医理论现代化或什么西医中化的系统工程了。
  其实一直以来,中医与西医医学模式迥异的根本问题在于对人体这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认知和定位不同。现代医学与实证科学的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用实验事实说话,推崇客观,摒弃主观臆断。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等医学基础学科构建的现代医学人体模型认知是一台极端精密的机器和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目前现代医学实践中的诊断、治疗等过程无不体现着这一认知。而传统的中医学,则认为人体是和宇宙,自然,以及人类社会一样是一套自我调适的完整系统,它们的运行机制,动态结构有相通之处。中医认为的人体五脏六腑的组成结构,更多的是指人体这个复杂的自我调适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不同功能单位,而不是象西医体系中的人体器官那样首先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器官,然后才考察它具有什么生理功能,扮演什么角色。
  近来细胞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令很多人看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人体的微观系统组成进行链接的可能性。但是具体怎样链接呢?现在可以说就差那么一层,让人找不到方向。
  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体模型的认知。随着对人体微观结构、组成和运作的了解层层深入,分子生物学家们对人体的认知与从前的科学家们有了根本上的不同。他们认为多细胞生物体包括人体,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社会,是复杂的自我调适体系。这个关于人体的微观水平的认知可以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站到了同一个哲学和方法论的水平线上。只不过相对于具体的细胞社会的微观描述,中医的藏象学说的描述是宏观的,功能性的。
  人体既然在微观分子水平上的本质可看成是细胞社会,那么就应该适用于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如果我们用社会学的方法对人体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分类,就会得到一套微观人体整体化模型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内容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这种可比性和相符程度,应该是衡量中医基础理论到底具有多大程度的科学性,能在多大程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进行沟通与结合,促进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同时完成中医学自己最终的现代化涅槃的终极标准。
  这个微观人体整体化模型将在下一篇博文中形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0645-592084.html

上一篇:如何建立更理想的医学模式
下一篇:微观系统化生物(人体)模型
收藏 IP: 121.16.33.*| 热度|

5 许培扬 黄智生 谢冕 徐向田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