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求新 公众号 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LGt_V330-HbroVhX6RHFw
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滋润万物,繁衍生息。然而,水的宏观可测物理性能却极为反常,仍未被充分认知。远从公元前350年阿里斯多德发现被阳光照射的水易结冰到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十大佯谬之一的姆盘巴效应,近从1611年伽利略与鲁迪维克就浮冰原因的争辩到1859年法拉第与开尔文对冰的自润滑和覆冰现象-受压熔点降低的讨论,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由于历史和认知的局限,这些遗留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尽管在1930年代,博奈尔-佛勒-泡令建立了水的“两进两出”的冰规则,提出质子在近邻氧原子间非对称位置以太赫兹频率进行失措隧穿,以及2011 年IUPAC重新定义了二体氢键,水科学研究依然面临许多挑战。期间不乏几桩著名的,后来被公认为伪科学的公案。主要症结表现在一个问题面临诸多争辩不休的答案,进展缓慢,差强人意,迫切需要对所有可测物性的共性通解和各项特解及其相互关联。
东莞理工学院王彪教授和孙长庆教授带领的跨校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大量谱学实验和理论计算,率先证明了水的极化超固态和温致准固态的存在,并详细阐明了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破解了一系列有关冰水溶液的遗留难题。其研究结果以专述形式汇总发表于近期《配位化学评论》和《物理学报告》等期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