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红树林湿地采水纪实
广西红树林湿地在全国占有较大比例,在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当地政府对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也十分重视。
红树林保护区(湿地)是一种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和碳储量。湿地来源的溶解性有机碳对海洋溶解有机碳的贡献十分突出,研究红树林湿地溶解性有机物是研究蓝碳的重要部分。
在红树林研究中心专家们的大力帮助下,5月6号到5月16号,我们专程到红树林研究中心学习合作开展研究,到垌尾红树林保护小区采集潮沟水和红树林沉积物,并现场开展水样过柱DOM富集工作。
草头村垌尾红树林湿地
经过实地勘察和比较,采水地点选在红树林湿地塘堤边潮沟。除靠近旁边的虾塘外,该保护校区附近没有工业排放,水质清澈,靠近堤坝,便于采水。在岸边还看到有许多招潮蟹、鱼、虾,时而有觅食的白鹭在飞翔。风景秀丽祥和,自然条件优越。
红树林地区风景优美 犹如天然氧吧
经过优化的小型化提取装置和现场工作台
2021年5月7日,潘良浩亲自驾驶皮卡,我们一行四人前往草头村红树林湿地。红树林湿地风景秀丽,第一次采样有30桶共计750L左右。上午确定采样地点后,我们分工合作,两个人在堤坝下面放置抽水管、水泵和移动电源,潘老师指导武奕鑫和宋老师在潮沟中央挖深一些,方便积水,边上垒上石头。接通移动电源后,水通过抽水管泵到堤坝上;另外我和潘老师在堤坝上面,接水到桶里,并负责把桶搬到车上。
30个桶将皮卡装的慢慢当当。水样拉倒研究中心以后开始用带来的设备(过柱)。
潮沟
第一次采水样结束
5月11日上午进行第二次采样。吸取了第一次采水的经验,我们带来电源线,移动电源可以放到堤岸上给泵供电。
湿地沉积物采样:首先我们一起下湿地先取一部分的沉积物,以及红树林的一部分枝叶。取样的过程很辛苦,林子里蚊子也多。除了潘老师,我们都是第一次下湿地,脚陷进齐膝深的泥里很难拔出来。好几次我们只好手脚并用,衣服和手上粘了很多的黑泥。再看潘老师头盖草帽,身穿长裤,脚蹬半高腰解放鞋,一步一步很稳健,脚踩湿泥步履轻松。
沉积物采样利器,采样器部分50公分长
潘老师亲手“操刀”切样
他说:“脚尖踩泥,拔腿会轻松一些”,“有时候采样走到1万多步”。他们做湿地科研的人采样真是辛苦啊!
在潘老师亲自“操刀”帮助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成功取到了样品。
然后到上次的采水地点接着采取了27桶(25L一桶)的海水。这次取样时间很长,知道中午1:30才全部采完。感谢潘老师,这次沉积物采样学习很宝贵,现场学习了沉积物的采样方法,终于体验了“湿地采样人”手脚沾满了泥的“狼狈样”。
经过大家的努力,两次取水样一共1300多升水。水样先运回红树林研究中心进行过柱处理。过完的层析柱等待运回实验室进一步提取DOM。
红树林之行收获很多,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野外实践,在欣赏北海秀美风光和体验风土人情同时,感受到了北海科研人的热情、严谨和敬业,我们也一直忙碌地工作,有时候加班到很晚。
北海之行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文 王孝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