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学会要求有几名专职人员,包括会计等。这些人的工资奖金也要从会费中支出。无形中等于参会者付出多于原本不属于开会的费用。
一些会议通知中还规定早晚交费的不同。提前几个月交费可以优惠,但是不参会不退款。这些都是霸王条款。谁能预测几个月后的情况?住宿也要提前预定(实际上并无优惠)。可谓在钱上动了不少心思。要记住:办会的初衷不是赚钱!把会议办成商业化的活动偏离了办会的宗旨。
一些985高校,科学院经费充足,每次开会几乎倾巢出动,一次会议几万,十几万元的开销。但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经费紧张,捉襟见肘。老师能参会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经费带学生出来?
会上,特邀报告基本是讲完就走,甚至像赶场子一样。这种风气很不好。若真的是从学习角度,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下载文章看看也就可以了。难道非得现场聆听,才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吗?
据说,主管部门要求每个学会一年必须举办一次年会,否则评估不合格。以前全国性的大会每四年一次。现在每年一次,就那么几个人的工作,一年有什么新进展?于是报告听起来似曾相识,这样的会,除了风光一把,不如在实验室踏踏实实做点实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