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应对低温,水稻注意加强护理

已有 18796 次阅读 2010-9-23 15:04 |个人分类:栽培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水稻, 江苏, 直播稻, 低温危害, 机插稻

近期江苏等地出现强降温天气。江苏北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10~12℃,平均温度降至20℃左右,且持续时间较长。这种天气条件对水稻根系活力和灌浆有影响。

应对低温,水稻注意加强护理

持续低温过后需防水稻生理性青枯,晚抽穗水稻防结实率下降,倒伏水稻不宜扎把

阜宁县硕集镇一农资销售商9月22日来电话反映,21日晚上一场风雨过后,村里有数百亩水稻发生倒伏,严重的田块水稻全部贴地而倒。据了解,倒伏的水稻,主要是直播种植的淮稻5号,刚扬花结束不久,目前正处于灌浆初期。目前当地气温下降幅度大。他问,对倒伏的水稻如何管理,是否应灌水防止低温引起生理性青枯。9月23日,楚州、建湖、宝应、灌南等地也有多人来电话反映,雨后当地有较大面积处于灌浆初期的水稻出现程度不同的倒伏。

近期的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和灌浆结实不利,各地应加强对水稻的护理,重点做好灌水保温等工作,减轻低温对水稻灌浆的影响。特别是江苏北部地区抽穗较晚的直播稻、机插稻等,更应加强护理,防止水稻结实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严重减产。

近期天气情况分析

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 921日晚至22日,江苏全省出现大范围降雨,气温大幅度下降。22日江苏淮北地区最低气温降至10~12℃。冷锋过后,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转晴,气温开始回升,但北部地区最低气温仍在12~14℃。据对气象部门23日发布的信息分析,9月下旬江苏各地主要在冷锋过后的冷高压控制之下,以晴天和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但沿淮及淮北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较长时间维持在15℃以下,日平均温度在20℃左右;南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上升至15℃以上,日平均温度在22℃以上。25日前后沿淮及淮北部分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部分县市雨水天气会持续2~3天,期间气温较低。

综合来看,此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降温幅度大,超过10℃;最低气温低于15℃,日平均温度在20℃左右,属寒露风天气,是今年江苏大面积水稻经受的第一次寒露风天气。相对于正常年份,寒露风天气来得相对较迟。

寒露风天气防结实率下降

一般来说,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水稻灌浆会受到影响;温度低于15℃时粳稻灌浆中止。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对水稻的危害越大。近期出现的低温天气,对江苏大面积水稻的生长和灌浆结实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年江苏各地大面积水稻大多在9月5日之前齐穗。这些水稻在21-22日低温到来时,正常籽粒已灌了较多的浆,即使在低温期灌浆中止,温度回升后籽粒仍能继续灌浆。

淮北地区播种较迟和选用生育期较长品种的麦茬直播稻和机插稻,沿淮地区选用淮稻5号等迟熟品种的直播稻,其齐穗期大多在9月10日以后,此次低温到来时,其下部劣势位籽粒尚未灌浆,或者只有少量灌浆。在低温条件下,水稻灌浆能力下降,处于劣势位的籽粒更难获得足够的灌浆物质,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将形成较多的空秕粒,结实率大幅度下降。

特别是淮北及沿淮地区播种过迟、品种生育期过长,到9月15日甚至到9月20日前后才齐穗的水稻,低温到来时大量颖花还没有灌浆,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过长,颖花在扬花后1周内灌不上浆,以后将终生不灌浆(即使以后气温恢复正常,也不能灌浆),最终出现大量的秕粒,严重时形成大量白穗,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但从天气情况看,近期出现的持续低温天气,以晴天为主,虽然夜间和早晨温度低,但白天有太阳,中午前后温度也比较高,水稻能在白天灌浆,即使是抽穗迟的水稻,所受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其中沿江和苏南地区,大部分县市9月25日以后最低气温将上升至16℃以上,最高气温将上升至25℃以上,基本能满足水稻灌浆对温度的需要,水稻灌浆所受的影响会较小。

强冷空气过后,虽然气温大幅度下降,但河沟湖泊中水的温度仍然较高。夜间气温较低的地区,特别是最低温度低于15℃的地区,最好在傍晚将温度较高的河水等灌入稻田保温。有条件的地方,以及目前处于灌浆初期的水稻,最好采取夜灌日排的方法,傍晚灌水保温,第二天上午气温回升后排水,如此反复,以利于田间保持较高的温度,尽量满足水稻灌浆条件,更有利于减轻低温危害。

持续低温后暴晴防生理青枯

温度低于17℃时,水稻根系活力大幅度下降,温度低于15℃时水稻根系吸水能力基本丧失。在水稻灌浆中期,大致在水稻齐穗后20天左右,水稻根系逐渐衰老,活力下降。特别是前期长期灌深水、烤田不良、密度过大的田块,水稻根系衰老早,根系活力下降快。在低温期,这些水稻根系吸水能力很差,如果低温阴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水稻叶片(通常还很青绿)在高温环境下蒸腾作用强,稻株体内水分大量从叶片上散失,而根系活力一时不能恢复,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这样就会出现水稻生理性失水现象,严重时水稻叶片和茎秆迅速失水干瘪(像割下后晒半天至1天的水稻),常造成大面积水稻在1-2天内迅速瘫倒。这就是习惯上所称的水稻生理性青枯倒伏。

水稻植株出现生理性青枯即迅速死亡,籽粒灌浆随即终止,采取任何措施也不能使其恢复生长和灌浆。水稻发生生理性青枯倒伏,与普通的倒伏有很大差别。正常情况下水稻发生倒伏后,植株茎秆虽然倒折,但不死亡,籽粒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灌浆;大面积水稻生理性青枯倒伏后,田间水稻产量即定型,不会再增加,产量损失极大,通常每亩只能收100-200公斤,而且大多是半瘪粒。

预防水稻生理性青枯的根本措施是维持水稻根系活力。在低温期,特别是对前期管理不当,黄根黑根多、白根少的水稻,应采取灌深水保温的办法,维持水稻根系活力。持续低温阴雨天过后出现暴晴高温天气时,田间不要急于排水。一旦水稻发生大面积生理性青枯倒伏(诊断要点是水稻茎秆干瘪皱缩),宜及早收割,以免更大损失。

倒伏的水稻不宜扎把护理

水稻生理性青枯倒伏,主要在持续低温过后暴晴时发生。9月21-22日江苏沿淮等地出现的较大面积水稻倒伏,主要由大风、雨水引起,为普通的倒伏。其中有较大面积的水稻在齐穗后不久倒伏,此时水稻籽粒灌浆少,倒伏后水稻产量将受到很大影响。对这些倒伏的水稻,如果采取扎把等措施护理,会进一步引起机械损伤,致茎秆中上部折断,最终引起大量穗子枯死。

扬花后不久的水稻,穗下节间基部尝未定型,能弯曲生长,使剑叶和穗头稍稍翘起,能较好地恢复,管理得当仍能取得一定的产量。灌浆时间较长的水稻,穗头等虽然不能翘起,但叶片铺展,仍能进行一定的光合作用,为籽粒提供较多的灌浆物质。

对倒伏较早的水稻,不要扎把护理。应及早排尽田水,避免稻叶、茎秆、穗头在水中沤烂。水稻贴地倒伏后,近地层湿度大,气温回升后纹枯病、稻飞虱会加重发生。除排尽田水,降低湿度外,应用药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一般可以用己唑醇、烯唑醇等及其与井冈霉素的混配剂防治纹枯病,用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防治稻飞虱。对淮稻5号等品种,宜加用稻瘟灵、咪鲜胺防治稻瘟病。上述药剂可以混合喷雾。喷药时适当加大水量,喷湿、喷透。

加喷药肥保根促灌浆

对倒伏的水稻、根系过早衰老的水稻、抽穗期过迟的水稻,均可以喷施复硝酚钠(爱多收等)、磷酸二氢钾等药、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水稻灌浆,减少产量损失。目前江苏沿江苏南地区、沿淮地区和淮北局部地区田间稻飞虱虫量较大,温度回升后仍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特别是抽穗较迟的水稻,可以结合防治稻飞虱,加喷复硝酚钠、磷酸二氢钾等药、肥。(水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366049.html

上一篇:治稻叶蝉:结合防治稻飞虱用药
下一篇:根据节间长度变化 巧断水稻受害时间
收藏 IP: .*| 热度|

2 周少祥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