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浙江省西部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保存着良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至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田山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7种,包括“镇山之宝”白颈长尾雉、黑麂、豹和云豹4种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白鹇、仙八色鸫和黑熊等33种二级保护动物。古田山的野生动物种类虽多,但是天性机敏、活动隐秘,所以我们在野外调查或森林中行走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并不容易发现它们。
在野外邂逅野生动物
清晨,从高处远眺薄雾笼罩着的古田山森林,似乎异常宁静。信步穿梭其间,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漏下,斑驳地落在地表的枯叶上。除了耳畔“沙沙”的脚步声,有时四周难闻一丝声响。不过,你若骤然停下脚步,立足林间,屏住呼吸细听,寂静的林中世界便会热闹起来:脚底绿草丛中有昆虫的低吟,林间有鸟类的鸣声,甚至还能听到几声远处兽类的吼声。多数野生动物警惕性高,在人类能够亲眼看见之前就已经跑远,或隐蔽起来了。所以,在林子中直接发现野生动物的机会相当少,不过可以通过叫声或动物留下的痕迹、羽毛或排泄物等间接证据调查和记录。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我曾在古田山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进行持续的“巡山看鸟”。这种调查方法主要是沿着林子内设定好的样线行走,记录样线两旁看到或听到的鸟类。监测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厘米的树木都已经被标记定位,所以我可以依据这些树木精确定位记录到的鸟类。虽然我身着迷彩服,已经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在森林里不那么显眼,但是想要亲眼见到那些生性机敏的动物还是非常困难。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仅见过三次白颈长尾雉,只看到过一次黑麂,还是在远处扬着白尾巴遁匿而去的身影。
森林里特殊的眼睛
在野外亲眼看见野生动物,尤其是数量稀少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需要极好的运气,更不要说那些昼伏夜出的兽类了。所以,红外相机就成了研究人员置放在森林中的一双特殊的眼睛,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域。
红外相机拍摄,通常是指在相机上安装红外自动触发系统来获取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包括图片和视频。如今使用较为普遍的被动式红外相机的工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扇形区域内通过红外热感应监测温血的野生动物。当恒温动物(温血动物)经过这个扇形区域时,动物的体温与环境温度产生了一定的温度差,从而触发相机拍摄。因此,除了蛇、蜥蜴和蛙等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之外,其他诸如兽类和鸟类等恒温动物,都可以被红外相机捕获。由于红外相机能够昼夜连续工作,以及拍摄时难以被野生动物察觉等优点,成为监测野生兽类和地栖性鸟类的常规方法。
虽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械式的相机陷阱(红外相机的前身)便已经开始使用,并且用来拍摄和记录野生动物,但直到最近20年来,红外相机拍摄技术才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早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是20世纪90年代,印度动物学家卡伦斯博士使用红外相机调查孟加拉虎种群,并估计其种群数量和密度,标志着红外相机技术开始应用到科学研究之中。
最近十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置放红外相机,陆续重新记录到许多行踪隐秘的动物。例如,200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时隔86年后再次记录到了狼獾,2009年第一次图片记录了撒哈拉猎豹,以及2011年在我国东北地区时隔62年后再次记录到了远东豹。
红外相机不但帮助研究人员重新记录到许多隐秘的野生动物,更令人兴奋的是还直接导致一些新物种被陆续发现。例如,2008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的灰脸象尖鼠是120年来象鼩属中首次发现的新种;2013年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发现了世界上第五种貘——卡波马尼貘,这是近20年来大型哺乳动物新种的首次发现。更令人鼓舞的是,2015年我国研究人员在西藏墨脱县通过红外相机拍摄等手段,发现了猕猴属新种——白颊猕猴。白颊猕猴因成年个体面颊上生有稳定的灰白色毛发而得名,这是近几十年来由我国研究人员正式发现和描述的第一个灵长类新种。由此可见,国内外红外相机技术的使用已经成为重新记录野生动物和发现新物种的利器。
红外相机收获喜人
在两年半的监测期内,我们放在古田山大样地内的1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动物照片4816张。监测期间我仅亲眼见到三次白颈长尾雉和一次黑麂,而“能干”的红外相机竟然拍摄到了52张白颈长尾雉和851张黑麂的照片;与我“巡山调查”纪录到的鸟类种数相比,红外相机还帮我新增了3个鸟种。其中,2009年仙八色鸫的发现是浙江省近10年来少数难得的图片记录。仙八色鸫具有艳丽的体羽,而且行踪隐秘,早已成为众多观鸟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观赏目标。
在红外相机拍摄的鸟类中,照片数量最多的是白鹇,共328张。白鹇雄鸟体长可达1米以上,成鸟个体具有极易识别的白色背部和长尾羽,因而被当地人称为“白山鸡”。通过分析照片拍摄时间,我们发现白鹇的活动总体比较规律,属于典型的晨昏活动类型(上下午的5点至6点期间)。虽然中午时分白鹇也有活动迹象,但强度明显减弱。白鹇在林间成群觅食时往往发出较大声响,加上雄性白鹇具有明显的白色羽毛,因而相对容易被人发现。红外相机所拍照片中站立的雄性白鹇则显得更加英姿挺拔:黑色的长冠羽,鲜红色的脸颊和脚,墨黑的胸腹部,与其他部位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
鸟类中照片数量次之的为白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雄鸟头部呈灰褐色,颈侧白而沾灰色,喉部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典型的特征为栗红色的长尾羽上具有银灰色的横斑。我们拍摄的白颈长尾雉照片中多数仅有一只个体,偶尔多只同时出现。其实,白颈长尾雉通常以三至四只,偶尔五至六只群体活动,但由于红外相机镜头的视野有限,难以拍摄到整个群体。我们发现白颈长尾雉同样具有典型的晨昏活动习性,每天跟白鹇的活动时间几乎重合。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三张连续拍摄的照片内同时出现了黄麂和白颈长尾雉,它们前后相距1米左右,说明两者可以在一起觅食和共栖。
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社鼠,这是一种小型的夜行性啮齿动物;黑麂和黄麂的照片数量紧随其后,两者的照片数量占兽类的近一半。黑麂和黄麂都是小型的鹿(习惯上,我们称小型的鹿为麂),不过黑麂比黄麂体型略大,体色更深,但分布地区比黄麂狭小,数量也较少。黑麂的尾巴背面为黑色,尾巴腹部以及侧面的毛色为纯白色,这是十分醒目的鉴定特征。黑麂的雄性个体有角,且头顶部和两角之间有一簇5厘米多长的棕色冠毛,故又名“蓬头麂”。黑麂和黄麂虽然白天晚上都会活动,但它们生性机敏,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时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
如此多的照片着实令我兴奋,想当初刚置放相机时我还怀疑能否拍摄到这些以往只能“三年见一回”的动物呢。体型庞大的野猪和圆滚滚的猪獾,在红外相机前毫无顾忌地暴露了猪鼻子的“真相”;一只果子狸(花面狸)端坐在相机前,清楚地展现了脸部的白色纵带和白斑;体型略大于家猫、身上洒满不规则黑斑点的豹猫在夜间悠闲而过……这才是野生动物自然而生动的真面目。
黑熊的微笑
“有熊出没”,亚洲黑熊是古田山周边居民上山时谈论较多的动物。亚洲黑熊体长可达1.5米,体重达200千克。虽然它们很少攻击人类,但一旦在野外遇见如此庞大的身躯,尤其是带着幼熊一同出现,还是令人望而生畏。
古田山地区生长着数量众多的野生杨梅,每年五六月杨梅成熟的季节也是黑熊饱餐的时候。因此,野外调查时我们要额外留意黑熊的出没。2011年夏季,古田山管理局的巡逻人员在野外看到了树枝上疑似黑熊爪子留下的长条痕迹。然而,在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中真切地看到黑熊的身影时,我们的惊喜之情仍然无以言表。浙江师范大学和古田山管理局放置的红外相机先后拍摄到了黑熊活动的照片,这是自1999年后,浙江省再一次在野外发现并拍摄到黑熊。硕大的黑色身躯,胸前V字形的白斑,切切实实地给周边人民传达了“有熊出没”的消息。古田山管理局提供的照片中,黑熊微张着嘴,仿佛面带笑容。
“原来古田山大样地内的野生动物这么生机勃勃,可惜每次上山都见不到”“见到它们太高兴了,一直以为大样地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已经没有了”……我把这些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照片上传至普兰塔网站后,曾经在大样地工作过的研究人员都纷纷惊叹。与此同时,他们是否也在欣慰地微笑?
本文内容稍作调整后,刊于《大自然》2015年第6期42-45页
原文链接:http://sixf.org/cn/2015/11/camera-traps-in-gutiansha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