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18日,我终于把一部20万字的书稿提交给出版社编辑。
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起,我讲授一门研究生课《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当时,我们学校有十多门这类课程,研究生院副院长希望我们能把讲课内容整理出书,并说只要能写出来,就可以向他们申请出版资助。
我记下了这个任务,但是坐在电脑前开始写“如何写论文的实验结果部分”,只能写出非常干涩的文字,就像是PPT上面的提纲那样。
我就像走在沙漠中,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样,写出的千把字的文稿就被放在电脑里,我没有动力干这个事情。
也许,你会问我:为何不把讲课内容录下来,转化成文字?首先,当时我还不知道有一种“能把语音转化为文字”的软件。即使知道有这种软件,我也不想使用,因为上课时采用的语言(口语)和书面的语言是两回事。
在2020年10月,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联系到我,邀请我写一本关于读研方法的书。我“神差鬼使”地答应了。于是报了选题,并签了合同,约定2022年3月底交稿。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旅程。2021年刚放寒假,我去浦东郊外玩,摔骨裂了,在家里躺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后半程,我有为一个老外编的学术专著写了一个综述(book chapter)。
2022年3月,学校乃至上海出疫情了,我到学校里去值班,每天都很忙。我带了很多相关的参考书到学校,抽空写一点、写一点。促使我写作的动力,是在写一点后,发在科学网博客。这样,我“零打碎敲”地写了一些篇目。
后来,我参加各种各样的工作,也有听各种各样的网课,也曾“捡起”这个写书的project,间或写一点,但很多时候,很难集中精力——经常有各种工作上的事情。以至于,写书是断断续续的——可能这一周有三次机会写书;但过了这一周,再去触碰书稿,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
而且,我有“心理障碍”——写这本书,会用到部分我发在报刊杂志的文章,不知道这些报刊杂志的编辑会同意吗?我“掩耳盗铃”,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但最根本的,是写书和别的工作会互相耽误,最终两头不着杠。比如,接到一个任务,要做别的一件事。我以为做那件事情要花很多时间,就没有马上做。而这时,我的书也没有马上写完,别的事情也耽搁了。等别人催得紧了,我不得不去忙别的一件事,结果自己一个星期就把别的事情初步完成了,但这时候,我的书又被耽误了。
这就像以前复习GRE一样。有的学生索性搬到培训机构附近的住处,利用暑假时间全身心学习GRE,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样反而能考出来。而当时的我,一边做实验,一边复习GRE,战线拖得很长,反而“两头不着杠”。
我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写出初稿,会反复修改。我坐在电脑前,从头到尾修订这部书稿。这本书稿(Word文档)有247页,20万字。我一天能看100多页,两天才能看完一遍。我使劲地“绣花”,总感到没有达到自定的要求。
在2023年年底和之后的寒假,我继续“冲刺”,并“鼓足勇气”,发微信联系了几家报刊杂志的编辑,希望能够使用部分已经发表的文章。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几位编辑马上回复说可以的。
回想起自己曾经看到过同事出版的教材,也看到过几位科学网博主出版的通俗书。我想说——不容易啊。看似很简单的事,其实涉及巨大的精力,可谓是“几年磨一剑”。
这也使我想到:现在很多教师在授课,但是很多老师没有使用教材,更没有自己编写教材,上课全凭一张嘴。这其实是当代高教界的一个弱点。
有些院系对教师出教材给予奖励——计算“工分”。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即使计算了工分,也不见得教师能把教材写出来,因为这实在太难了,尤其对于那些有很多杂事需要处理的人来说。不过,我也见过“超人”的存在,这样的“超人”发动别人一起做,很快就把教材编好了。但我不大习惯和别人一起写书,就怕语言风格不统一。
经过这件事,我有了出书的经验。如果时光能够倒转,我可以“一鼓作气”,不听网课,直接写书。我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这样就不至于太拖延。做事要有计划,设定deadline。
工作和生活中,办事必然涉及窍门。举个例子:我担任系里和教学相关的行政工作,有时候需要把材料送到另一个校区。教学秘书在另外一个校区,但她不可能来回跑,以至于耗费时间。有时候,我就在自己去另外一个校区开会的时候,顺便把材料带过去。也有的时候,我专门开车去另外一个校区送材料,但来回需要一个小时(含开车去、停车、交材料、开车回)。再后来,我恍然大悟:为何不用快递?只要稍稍提早一些时间,把材料快递过去即可。如果快递寄丢了(这种可能性不大),我还可以重新打印,送过去。而且,也要搞清楚:电子版打印行不行?如果行的话,我只需要把电子版发给在另外一个校区的教务员,让她彩打并交过去即可。
“心理障碍”导致的拖延症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说,实验室里有一些旧的仪器和电脑,学生在搭建新的装置,向导师提出报废一些旧的仪器和电脑。但导师从来没有报废过任何器材,他不知道如何操作、是否要亲自送到资产管理处,就一直没有做。学生说:你没时间做的话,可以把账号密码告诉我,但导师还是没有做。拖了半年之后,导师找到了原先应该贴在仪器上的二维码标签,并在学生的电脑上输入账号和密码,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一件心事也了结了。
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真的应该好好梳理一下、思考一下、清空一下!如果“会混”的话,自己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