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大学教授给报刊写科教类稿子的体会 精选

已有 15827 次阅读 2016-9-28 21:25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解放日报、文汇报经常刊登专家教授写的通俗文章。最近文汇报刊发了我的文章《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9/09/content_465336.html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9/23/content_469762.html

我的写作体会如下。

1.教授写科教类通俗文章的优势和劣势

大报上的文章大多数署名“本报记者XXX”,但也有些由专家学者撰写。为什么呢?这要从当前媒体发展的形势谈起。

当前新媒体泛滥,大多数的年轻人看的是网络和微信。在这样的形势下,大报要抢读者,趋势是写篇幅长的深度文章,写出网络和微信没有的东西。例如,解放日报就有“解放周一”“思想周刊”“解放周末”等周刊,文汇报有“文汇教育”栏目。这些文章往往并非新闻报道,而是具有归纳总结和理论探讨性质。

为了阐述教授写稿的优势,首先看看记者写稿的“劣势”。

记者采写新闻稿,或是报道人,或是报道事情。报道的多是“点”,而不是“面”(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记者试图用几个“点”来反映“面”。比如以下报道,记者用几个故事反映博士生的学业和就业困境:

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090403/t20090403_370474.shtml

在采访时间和稿件篇幅的限制下,记者的文章往往不“透”,不“深”,而有种“四平八稳”的倾向。并且,记者的稿子具有时效性,一个新闻稿,明天发不出去,就成了黄花菜。

而教授为报刊写话题类、观点类“大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这种话题类文章,不需要抢时间,教授能慢工出细活。

其次,教授可以综合地覆盖“面”,并且在科教第一线有长时间实践,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奥妙在哪里,怎样解决。

再次,记者需要“藏舌头”,即不方便主观地跳出来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但教授在保持客观的前提下,可以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但需要指出的是,教授写稿,和记者相比也具有劣势。

首先,有些话题的写作,最好有数据或者权威人士的“声音”,记者可以轻易地得到这些信息,但教授往往不方便了解或者无能力获得。

其次,有些事情或者数据(比如有多少比例学生没有拿到学位证)涉及自己的学校,自己的钱袋被别人捏着,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不方便写。但记者有报社撑腰,并且和大学没有经济瓜葛,所以并不这么顾忌。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教授怎么写,这得想清楚,不但要客观,而且要有技巧。

2.好的“大稿”,要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

我认为,一篇好的“大稿”,要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

有深度,就是写得透,写出一个现象的表现,分析原因,介绍目前人们做了什么,提出以后可以怎么做。

有温度,就是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有高度,就是从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去把关。比如关于青椒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网上的文章都是在吐槽。而把握好“高度”,就能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关于选题,人民日报前副主编梁衡这样说:就像射击瞄准一样,“三点一条直线”。即找到社会上呼声很大的一个话题(这是一个点),想一想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怎么说(这是另一个点),然后找例子(这是第三个点),把这三点对准。这虽然有些“模式化”,但给我们的启发是,写文章不能“太私人”,而要有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并且作者把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点出来。这样的话,立意就一下子提高了。

总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强调你写的东西是否反映了主旋律,是否对认识某一现象有指导作用,是否有社会价值。所以,写文章不能只是停留在罗列现象上。特别是提出一个不是很理想的现象,也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人看到希望。既要写出自己的观点,又要把握好度,考虑文章发表后的社会影响。

3.教授的稿子不是新闻报道,也应该借鉴新闻学的养料

哪怕教授的稿子不是新闻报道,也应该借鉴新闻学的养料,因为编辑习惯了新闻稿的套路,读者也对报纸新闻看习惯了。

1)新闻价值

《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不是新闻报道,但它抓住了新闻学中新闻价值的两个要素——“变动”和“冲突”。

变动:今年来,高等教育如火车般前进,但为什么很多人延期毕业、拿不到学位证?这是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

冲突:文章反映了专业教育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矛盾;导师课题组正常运行和学生有自己想法的矛盾;导师也想发好文章,但不得不保学生毕业的矛盾。

2)客观和平衡原则

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写作中来。网上有种吐槽、哭诉的文章令人反感,就是因为太情绪化。网上也不乏偏激的评论。写文章一定要客观,用那种“天花板上的壁虎俯看屋子里的人”的感觉。

《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触及了“研究生读了三年,却毕不了业,或者拿不到学位证”的话题。我用类似于记者的眼睛去看这个现象,没有贬低那些拿不到学位证的人,而是从机制和实际情况等几方面分析该现象。

要注意平衡,就是说出某种观点,也要critical地说出别人的不同看法,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就特别注意这点:结尾部分讲了大学开始“发力”帮助青椒走出困境,但提到有些人认为在短时期内还解决不了问题。

3)“藏舌头”

“藏舌头”,就是不要什么话都以第一人称直白地抖出来,而要学会借助别人的话来把自己的观点含蓄地表达出来。

我写《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时,本来准备讲“我的故事”,但写了以后,感到层次低了一点,就以“天花板上的壁虎”的身份写作了。这篇文章都是归纳总结、别人的例子、别人怎么说,没有一个明确说是我的例子(哪怕事实上是我的亲身经历),这样不容易“引火烧身”。

4)导语的写作

所谓导语,就类似于科研论文的绪论或者摘要。一般人的写作套路就是“当今世界,青椒的困境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真正好的导语,要求一下子把读者吸引到文章中去,并点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和《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的导语,是首先精炼地说一件事,然后点出时代背景、本文话题和中心思想。

5)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写作——三个小标题

现在报纸上很多文章,都是三个小标题。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一个故事,而是分为三个小标题,讲三个方面(或者三个视角)。比如报道月饼店门口“黄牛”扰乱市场秩序,记者报道的三个角度是:

——记者看到的黄牛扰乱市场秩序的场景

——月饼店店员和排队的顾客怎么说

——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或者别的“第三方人士”的评论

把一篇文章分为导语+2-4个小标题,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对于话题类文章,也要有2-4个小标题,小标题就是视角,就是总结归纳出的要点。

6)文章的修改

这两篇文章,每篇我都修改过四轮。

我有种奇妙的体验:一开始写的,到最后是完全地改变了。一开始写的东西,我自己觉得不满意,也不知道如何去改。但后来,总能找到一个突破口,总能豁然开朗,进而改到能够发表的程度。

我还体会到,文章的好坏,不仅仅是语言优美与否的问题,而是你对材料和话题有没有深入认识的问题,更是逻辑组织的问题,也是立意上拔高的过程。好的文章,应该具有“宏观”视角、反映不同观点思辩,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穿透力。文章的写作体现了升华提炼的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05650.html

上一篇: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发表】
下一篇:“两面”导师【已发表】
收藏 IP: 222.70.45.*| 热度|

22 张洛欣 姬扬 武夷山 檀成龙 刘立 王启云 徐传胜 李丽莉 韩枫 邵鹏 郑永军 刘忠波 郭战胜 信忠保 李毅伟 齐云龙 李土荣 樊采薇 xuqingzheng biofans zjzhaokeqi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