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weihehe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ter life.

博文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对科学工作者的异化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12-10-16 22:49 |个人分类:科学凹下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异化, 科学研究

刚刚接到老师的通知,本人以及其他100余人的课程小论文被网名为antelope_2008的上传到“百度文库”,且删除了本人的姓名。特上传至此,申明本人的著作权,并对antelope_2008的行为表示抗议(这话说得怎么这么官方呢)。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对科学工作者的异化

 

摘要:本文力图从新的角度理解当下科学技术成就巨大而大众科学素养偏低之间巨大落差的形成原因。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从从业人员构成、研究内容、研究手段、资助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科学工作者本身的异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科学精神的衰落。无法承载科学精神的现代科研活动变成一种谋生的技艺和意识形态化的知识体系,不再具有强大的的精神感召力,从而导致大众对于科学的关注较低。

 

关键词:科学精神、异化、科学素养、科学工作者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与科学成就之高不匹配的是公众科学素养之低。中国科协20101125日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而此前2007年为2.25%2005年为1.60%。在美国,在过去十年间,具备公民科学素养的美国成年人从10%提高到28%。但考虑到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普及情况以及科学技术从业人员的比例,该比例也不高。对于此种悬殊形成的原因,有较多不同角度的分析,有的认为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造成了非专业人士的认知障碍,有的认为科学普及的力度和广度都不够,有的认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部平衡之间的必然结果<1>,均有其合理性。本文认为现代科学活动本身,直接导致了科学从业人员的异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科学精神的衰落,从而引发该现象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所谓“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科学发展导致人的异化的问题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但多着重于科学活动产品(如核武器、克隆动物等)对大众异化过程的作用研究<2>,而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对从业人员的影响方面较少具体分析。而作为沟通科学和大众的桥梁,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被异化所造成的影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二、科学研究的变化

 

近代以来,科学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促进了科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惊人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然而,也正是这些发展已经改变了科学精神赖以存在的土壤,从而导致科研从业人员的异化。

 

1、科研从业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在产生了自由的学术研究的古希腊,奴隶制的存在给予贵族和自由民优裕的生活及充足的闲暇。近代科学在英国的兴起和繁荣,得益于皇家学会的功劳,而其创建者多是贵族,如罗伯特·胡克、罗伯特·波义耳<3>。此后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像牛顿、达尔文、卡文迪许等都有较为优越的研究条件。在19世纪,研究机构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能够在大学里得到资助,科学也日益成为更高级的学者阶层的职业。这时候,虽然具有贵族身份的人员比例在下降,但是大学教授的职位足以保证其衣食无忧。在20世纪,平民出身的人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科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存在。法国的左翼理论家马勒在《新工人阶级》一书中把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列入了“新工人阶级”的范围之中。虽然马勒强调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阶层处于变革当代社会的核心地位,但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已由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变化为一种求得生存的特定职业。

 

2、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希腊古典时代,城邦并没有用公共的财力设立为城邦服务的教育和科学机构以支持科学和教育事业。而近代科学发展以来,最初少数贵族所从事的活动,因为人数的增加,不可能再仅仅依靠少数资金资助进行。而且随着科学活动的深入,在研究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依靠增加,也相应地需要加大投资。当科学家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50年代发明“大科学”(big  science)一词时,他指的是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这些都要依靠国家财力的支持。即使在经典的小科学领域——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由于需要采用功能核磁共振仪(fNMR)等大型仪器直接观察神经活动,而一台这样的仪器常常不是某些个人或机构能够负担的,常常需要动用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力量来实现<4>。当代社会,企业日益成为科技研发的重要资助力量,企业的研发资金也在攀升。例如在美国从构想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到实验性产品最终获得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制药公司平均耗费1015年的时间和8亿美元的资金。

 

3、科学研究的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在古典时代,学者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探索方向和内容,这些出于兴趣的探索奠定了此后众多科学的基础。近代科学兴起以来,工商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兴趣原点,但这些探索活动基本还由学者自主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基础科学投巨资的主要理由是希望在科学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于苏联的地位,科学发展完全笼罩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阴影之下,追求“高”、“新”、“尖”。随着冷战的结束,科学研究虽扩展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护资源环境等国计民生领域<5>。但这些研究内容的选择,常常是政治家基于社会需要等因素的考量,而不是科学从业人员的兴趣,以资金的配置等手段来进行引导。

 

4、科学研究的探索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小科学盛行的时代,科研人员可以参与到整个科研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在大科学日益盛行的当下,科学探索活动也被细化为流水线上的工作。例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大科学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在这类研究中,整个科研计划被分解为多道独立工序,众多的从业人员不再和最终的结果相联系。

 

三、科研现状对科学工作者的异化

 

现代科学研究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如何影响到科学工作者本身的呢?如果我们从科学的希腊起源来对比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转变直接影响了科学研究目的的变化,从而在深层次上改变了科学研究的灵魂——科学精神。

 

同其他古代文明不同,希腊人把知识问题列为人生的首要问题。追求自由的知识,与希腊人视自由为最高的人文理想直接相连——把自由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因此科学研究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这种自由发展得益于学问的质疑和批判——对不同的意见进行相互批判有助于降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以及把知识神圣化的盲动<7>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科学研究内部的职业分工,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成为部分人谋生的手段。科研人员在组织的分工管理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使其丧失科研活动中的创造性。现代科学研究资助方式的改变是促进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但因此科学人员在研究内容上也很难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种限制剥夺了科学工作者自由探索的机会。如果环境和体制促成科研活动中的浮躁和不端行为,科研活动就成为人们追求名利的一种手段,这就远远偏离了科研的初衷。这些变化导致了科学精神在科学工作者中的衰落,更多时候他们对于科学的理解,仅仅限于对于具体科学知识的探索,不再关注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实现了知识的神圣化,从而间接实现了人对人的统治。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科学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形成一种高标准的生活方式,而且造就了一种与这种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思想行为方式即意识形态,通过这种思想行为方式,侧面证明了人对人的统治和压抑的合理性。在一个扁平化的时代,意识形态化的科研活动不可能具有感召力。

 

因此,作为科学精神最直接体现者的科学工作者,由于无法承载科学精神,不再具有理想主义的气质,从事着一种普通的技巧工作,掌握着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知识,自身已经逐步被异化,不可能继续发挥其沟通科学和大众的桥梁作用。科学,在大众眼中,不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公众科学素养不能得到主动地提升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主要参考文献

1.       《科学素养为何跟不上经济发展?》,李 侠,《解放日报》2010-12-6,10

2.       《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刘济良,《教 践》2003年第4

3.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美)默顿(MertonR.K.) 著,范岱年 等译,商务印书馆)

4.       《生命科学领域的小科学与大科学》,吴家睿,《科学杂志》,2005年第01

5.       《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D.E.斯托克斯  ;周春彦、古春立 译,科学出版社)

6.       《大科学和小科学》,蒲慕明,《自然中国之声Ⅱ》,2005

7.       《科学精神的起源》,吴国盛,《科学与社会》2011年第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685-623325.html

上一篇:记郑国锠先生
下一篇:真切的需要,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
收藏 IP: 112.65.190.*| 热度|

2 曹裕波 魏玉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5 0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