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bziz 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博文

关于读文献的心得(上) 精选

已有 11570 次阅读 2013-2-17 00: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阅读文献

关于读文献的心得(上)

读文献的实质: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学。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teach 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些,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文献至少要读三次。“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事实上,万事开头难。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没有(认真地)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非名作不读吗?
首先应分清楚著名作品和经典作品的一些区别。在科技文献中,经典作品应该属于一个领域相对基础性的优秀作品。著名作品常常是指一个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比如代表着前人几十年研究而最终被攻克的某难题的文章,或者横空出世的某一新理论等。从这里的区分讲,经典文献是那种写的很仔细,可以用来打基础,进入某一领域必读的优秀作品。反之,著名作品常常很艰深,就不一定是要非读不可了,特别是在个人能力还不足以做到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献。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现阶段的水平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文献。过于强调阅读“著名”的文献常常可能适得其反,打消科研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文献并不是单指选择同一水平的文献,更要尽可能分出层次,以期可以一步步到达最终理解“著名”作品的程度。那么如何选择呢,下面讲几点个人体会。

1. 读“著名”作品作者的学生的文章。他们的学生由于能得到亲身指导,耳濡目染,更能体同身受理解老师的想法。同时你的难点可能也是他们的学生同样曾碰到的难点,这样你就可能从他们的文章看到他们是如何理解的,这样就更容易学会。总之一句话,学生的水平通常比老师差,但有条件很接近导师,因此阅读学生的作品无疑是通向名著的一个途径。

2. 阅读作者早期的作品。通常一个人的作品会反映出来他思想发展的轨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文风也会越来越简约和凝练。后期的作品虽然更趋成熟,但同时理解起来会更困难。这时候不如逆着来,更容易跟得上。

3. 同样的思路,读别人的博士论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具体就不分析了。

读“差”文章的好处
。人人都希望读优秀的作品,但如上所述和其他各种原因,我们经常不得不读一些“差”的文章。那么读差的文章又有什么好处呢?当然差是一个形容词,只有相对的意义,主要指可能比自己水平低的文章,或者更宽泛地说是那些非著名作品。好处首先是增强自信心。然后更实际的可能是更容易理解文章作者的想法。通常一个想法的好坏在于你在这个想法上花的时间。说不定你能接过作者的想法,继续发展而成为一个更有前途的想法。


-->待续:下篇将谈谈文献阅读的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6301-662355.html

上一篇:谈谈我们的感叹号---有话好好说
下一篇:关于读文献的心得(下)
收藏 IP: 193.55.36.*| 热度|

22 孙学军 刘敏 张俊鹏 朱志敏 方厚章 侯德鑫 张坤 康维钧 张波 彭彬 陈熹 高绪仁 许培扬 强涛 崔小云 王昌淼 许志恒 王伟华 guoyanghuawu qinshecai xuqb fsd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