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a055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ma0556

博文

自生学说与生命的由来

已有 6563 次阅读 2020-9-27 09:3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欢迎关注公众号i3microorganism,了解更多微生物)


何为自生学说?

谁否定了自生学说?
生命如果不是自生,那从何而来?
 
显微镜发明之后的一两百年,微生物学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实质上,19世纪才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开端,在19世纪,有两个重要的微生物学问题得以解决,极大的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1.生命是自生的吗?2.传染病的元凶是什么?本期与大家一起学习自生学说。
 
自生学说认为"万物都是自然发生的",例如腐肉生蛆(由于形态差异太大,长久以来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蛆是苍蝇的后代),腐草化萤(中国古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甚至谷仓生鼠。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沼泽地是青蛙、蚂蚁、水蛭及水生植物的生命之床。
 
荀子《劝学》中有云: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在自生学说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煮沸的肉汤,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腐败,利用显微镜观察能够发现腐败肉汤里含有很多微生物。自生学说支持者认为,这些小的生物就是非生命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反对者认为肉汤腐败的原因在于空气中的生命种子或细菌进入肉汤导致其腐败。
 
最早系统反对自生说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Lazzaro Spallanzani(拉扎罗-斯帕兰扎尼,1729-1799),在1768年,他做了一个比较有力的实验:将肉汤煮沸一个小时,然后将瓶子密封起来,肉汤中不产生微生物!这个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微生物并非自发生成,但是反对者认为实验破坏了生命自发生成的条件(生命必须与空气接触才能自然发生)。

     

Lazzaro Spallanzani(左)和Louis Pasteur(右)


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1822-1895)是自生学说的终结者。在Lazzaro Spallanzani实验的基础上,巴斯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造,选用曲颈瓶进行肉汤实验,即鼎鼎有名的"曲颈瓶实验""鹅颈瓶实验"。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巴斯德自制了具有细长而弯曲颈的玻璃瓶,肉汤加热灭菌后,瓶子一直敞开,这样瓶内的微生物不会因"窒息而死亡",而外界空气中的尘埃等物质只能在瓶口的弯曲底部沉降,微生物不能直接到达肉汤中,因此肉汤没有发生腐败变质。一旦让肉汤接触瓶口的微生物,肉汤则会发生变质。巴斯德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曲颈瓶实验示意图
(思考:为什么空气中的微生物在曲颈瓶中不能进入到肉汤?)

 

巴斯德的贡献不仅限于否定自生学说,他首次研制成功狂犬疫苗,名声大振;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确定酵母菌能够产乙醇;我们喝的牛奶包装上写的巴氏消毒,"巴氏"指的就是利用巴斯德他老人家,消毒方法沿用至今。
 
虽然说列文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菌,但他只能说是微生物学的先驱,而巴斯德,以及同一时期的科赫等人,才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等人彻底否定了自生学说,证明生命是有生源的,但并不能说明生命究竟从何而来。生命科学研究显示所有的生物体共用相同的基因元件(碱基和密码子等),也就是说地球所有生命可能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共同祖先我们称之为LUCA(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LUCA究竟是什么?LUCA又从何而来?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地球形成早期,并无生命的迹象,仅有一些简单的无机物存在。在各种条件以及姻缘巧合下,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在各种有机物混合的原始汤中,鬼斧神工的产生了具有可复制的基因元件,也许这就是LUCA的雏形
 
如果生命真的是由无机物一步步演化而来,那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的确是"自生"的呢?
 
生命的起源扑朔迷离,需要科学家冷静而严谨的探索。
生命的诞生却很简单,有时只需要一时的激情与冲动。

毕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




参考资料

1. 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Michael T. Madigan et al.,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14th Editio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823-1252254.html

上一篇:微生物学:从显微镜说起
下一篇:[转载]科赫法则与新冠病毒
收藏 IP: 49.141.197.*| 热度|

1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