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宽容、开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ue

博文

再生医学与NMT非损伤微测技术(2)中国机遇

已有 3312 次阅读 2018-5-31 19:39 |个人分类:NMT-101|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NMT, 非损伤微测技术, 再生医学, 中国机遇

继《再生医学与NMT非损伤微测技术(1)技术解读》之后,今天让我们来看看NMT给中国再生医学研究带来的机遇。

1)  热点领域

iebt_a_920813_f0001_b.jpeg

(来自文献 3)

 上图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总结出的(文献3),围绕着‘再生医学’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仅告诉了我们目前‘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比如,

  • 干细胞研究与治疗;

  • 组织工程;

  • 器官(再生);

  • 修复研究;

  • 损伤愈合;

  • 骨骼(再生);

  • 衰老研究;

  • 肿瘤研究;

  • 信号通路(传导路径);

  • ......

2)NMT应用

NMT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下面三个方向上(当然可能不只这三个方向),将有助于提高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效率

  1-信号传导;

能够快速简便地测量进出活体材料的Ca2+、NO、H2O2、H+等这些生物第二信使,使得NMT非损伤微测技术自然成为再生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除了NO外,Ca2+、H2O2、H+三种指标早已商业化多年,技术十分成熟。NO的商业化障碍不在技术,而是市场使用量尚未越过商业盈亏平衡点。

NMT在信号传导方面的成功应用文献非常多,读者到旭月研究院网站搜索即可。

  2-生理指标;

Na+,K+,Cl-,Mg2+,O2等离子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生物能量代谢、动力学变化、细胞迁移、离子平衡等等重要生理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将这些指标变成,干细胞、组织器官再生,损伤愈合等过程中的定性或者定量生理指标,将对再生医学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工业化、商业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关论述可见《飘忽不定的诺贝尔奖机遇:如何理解和用好NMT数据?

  3-组织水平研究;

自从本世纪初,肿瘤研究工作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工作之后认识到:

         a)不存在肿瘤疾病开关基因;

         b)肿瘤组织的微环境研究极度匮乏;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组织水平研究的不重视而导致的长期欠账,导致组织水平研究手段十分匮乏。

因此,NMT非损伤微测技术在其它科研领域的,报复式和井喷式地应用浪潮,毫无悬念地也将在再生医学领域重复上演。读者可以到旭月研究院网站申领《NMT论文集》来了解在其它领域已有的应用


3)中国的机会

 ChinaRegMedScientists.png

(来自于文献 4)


我国再生医学的起点和水平并不低,在个别领域甚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但我们必须警惕的是,由于我们整体研究手段的落后,以及对新的研究手段传统意识上的不敏感,最终不但会失去一些本可以属于我们中国的原始创新,而且在其后续的商业化、国际标准化过程中也会处于竞争劣势!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在中国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应用水平的今天,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的再生医学科学家们,一定要利用好NMT,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我国在再生医学这一未来的医学及商业制高点上引领世界!


QRcode4lunwenji2018.gif点击或扫描获取NMT应用论文集,更多了解NMT!


参考文献: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再生醫學

  2.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venture-capital-interest-in-regenerative-medicine-2017-4

  3. Chaomei Chen, Rachael Dubin & Meen Chul Kim.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 a scientometiric update (2000-2014).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4) 14(9):1259-1317

  4.  中国再生医学知名学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5-1116738.html

上一篇:从小处做起!-如何用微观手段研究环境宏观问题?
下一篇:《科学》癌症药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营养微环境:忌口很重要!
收藏 IP: 114.250.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