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自信、坚志、恒心是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条件-2

已有 2464 次阅读 2016-12-27 18:22 |个人分类:科研回忆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门新兴学科出现的时机,依赖于人类知识的深化和积累。而它的创立、定形到成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学术生命,都是非常有限的、短暂的;但这段时间却是人生的最高享受。我刚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明确了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也搭建起人类认识过程定量化理论的构架,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研究梯队尚来不及建立,传承更没有着落。退休后十多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还能为这个研究方向继续做些什么。一个人所具有的兴趣,是学习、研究和工作的第一原动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青少年时代所产生的兴趣,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就可能是不可限量的!这当然需要个人的不懈奋斗,也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及奉献精神。对于大多数人,兴趣会随着知识的增长、环境变化而偶然改变;贵在能够坚持下去。渔夫对屈原所说:“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使一个人的兴趣能够保持并发挥更大的作用,用一句套话来说,那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调动、发挥人的创造力的大问题。用道德经的话评价它:“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种境界,大概也只有那些的圣人们才能够真正做到!真可谓是“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一个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及奉献精神的人,不得不多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当然是个人的悲哀!更加是国家、民族的悲哀!!现在也已经到了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选择科研方向通常是十分困难的,一般需要大量的先期工作。科班出身的青年学人,习惯于由导师选题,习惯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研究项目的各个环节。虽然这种选题方式未必能够符合自己研究兴趣,但对于增长科研能力却是非常有益的。谁都不可能永远躲在导师的庇护之下,都必然会有面对独立选题的时候。没有足够多、足够深的基础知识,对于自己的研究能力、兴趣、信心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足够的思想、专业准备,就难以自主选题。勉强选择的题目,很可能会使自己的研究陷入绝境。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在自己科研生命期限之内,都必须不断学习、加深研究的基础,扩展知识范围。人类的科学知识积累,都是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也都带有人脑认识的特性。从不同学科的方法、思路、内容中吸取养分,就有可能会得到关键性的启发。对于一个执着的研究者来说,这种感受是难以言表的。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研究者;不过那种得到启发的感受,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退休生活。我退休后还能够兴致勃勃的学习,享受丰富的国学遗产,就得益于当年学习语言学、句法结构等学科的感受。而语言学与集合论、模糊数学、模式识别等学科,也有着莫大的关联。大多数研究者更习惯于在自己所熟悉的学科中选题,这种作法很正常,也无可非议。正是这类学人的不懈努力,才使这些学科不断深入发展、得以完善。如果能够深入理解、研究该学科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便有机会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有可能促进该学科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来。独立确定一个全新研究题目,通常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科研功底,而且要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研究作为。有成就的研究者,都不会受限或拘泥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当发现它与客观事实相悖时,必须怀疑它、发展它,但决不能轻言废弃。我引用孔子的“不惑”、“知天命”等词、句,不过是对年龄大小的另一种说道而已;从来就不想达到那种状态。一旦研究人真正达到“不惑”状态,那他的创造性研究生命也就结束了。孔子是名噪古今的大圣人,声名不让于舜、周公。“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恐怕也只能是“后世无及焉”吧!这并不是说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怀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别人可以怀疑你的能力,自己必须充满信心;否则将会一无所得!老子对自己的学说充满了信心;对于不相信其学说的人则说:“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如果这些话非圣人之言,俗人会大声呵斥狂妄之极!我倒认为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老子那样的自信心,最早发现真理的人必定是极少数!我提倡老子的自信,并非教唆青年学人拒绝批评。在学术争论中的批评、批判以及反对意见,都会促进学术的不断进步、深化。对于一种学说最终被接受,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和正确的态度,如何能经受起如此严峻的考验!

 从学科所依据的前提、假设、公理及简化等开始分析、研究,是寻找它存在的主要问题、促使其深化的基本方法;也可以说这是开始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该研究所需要的学习选材,最好也是那些学科中最早的代表著作。在开始学习时,最好不要选择那些已经做过形式化处理的版本,这类版本常常是掩盖矛盾的杰作;这种版本往往会误导研究者。一个研究者必须坚信‘没有简化就没有科学’,这是由人脑神经细胞的特征所决定的。数学也是如此,集合论是公认的数学基础,但‘集合’就是突出其主要识别特性、丢弃与识别关系不大的性质后,也就是‘简化’后而产生的概念。几何学中的公设、公理、点、线、面等,也都是抽象的结果;抽象就是舍弃其次要的特性、突出其主要识别特性,也就是‘简化’的哲学称谓。如果有人企图用‘精密科学’来掩盖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简化现象,那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懂得数学产生和发展的真实过程。我并不否认公理化、形式化在数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促使数学理论的完美、协调,这是很有必要的举措。然而其副作用却是掩盖了数学中存在的矛盾,不利于后续的研究工作。任何学科都是人类长期认识的结果,都必然会使用简化的手段;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数学在本质上也属于科学的范畴,这与十七世纪前所形成的科学概念并无矛盾;只是验证方式不同而已。虽然数学的产生过程及验证方法并非直接依据客观现象或实验数据,它们依据的却是人类认识这些现象、数据所产生的知识体系及逻辑关系,也就是更高层次上的客观依据。理论物理与数学的研究方式非常相似,似乎没有多少人对理论物理属于科学范畴提出过异议;那么为什么要厚理论物理而薄数学理论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1023688.html

上一篇:自信、坚志、恒心是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条件-1
下一篇:自信、坚志、恒心是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条件-3
收藏 IP: 1.85.11.*| 热度|

4 马建敏 杨文龙 黄仁勇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