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cq45 心静似水,容纳百川;雨水交融,普天同乐

博文

《哈医大记忆》中的我(探索潜行,无悔人生)(12)

已有 1507 次阅读 2025-4-9 12:55 |个人分类:哈医病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哈医大图标.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打造“哈医大记忆”的品牌文化,传唱“博学载医”的内涵特以拍摄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基础学院老科学家的青春奋斗史、人生经历、感悟及对年青学子的寄语,以便为哈医大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影音资料。本人有幸入选,并于2024年1月最终杀青,完成了录制。

录制首尾.jpg

哈医大记忆(徐长庆).mp4

       按照主持人金东英老师的采访提纲,对12个问题逐一作答,以期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留下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

1.徐老师您好!您是哈医大十六期毕业生。除了大学,您的小学和初中也是在哈医大附小和附中读的。可以说,您在哈医大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可以跟我们谈谈你在哈医大的成长经历吗?(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66856.html

2.大学毕业,您们那届学生分配的时候,哈、齐、牡、佳四个大城市一个都没留。您在基层工作了九年,后来是什么样机缘,让您有机会重回哈医大?(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67104.html

   3.留校任教后,您觉得先前9年的基层临床经历,对后来教学工作有什么影响?(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7356

   4.徐老师,您曾14次被评为哈医大优秀教师,您负责的《病理生理学》课程也被评为哈医大的精品课程。在您众多的荣誉证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最耀眼的证书还有奖章,就是您2014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这个奖项的含金量极高,非常难获得。您能跟我们说说,您获得的这个奖项吗?(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7857

    5.徐老师:除教学方面,您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也是非常突出的,曾主持过7项国自然课题。在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是相当多的。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您的第一个国自然课题是如何申报成功的?(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8255

     6.在膜片钳研究方面,您除了去俄罗斯和北京大学学习外,在哈医大校内,您们还有被称为“铁三角”的合作团体,能介绍一下吗?(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8480

     7.除了去俄罗斯学习,您还曾经两次去加拿大访学研修,同王睿教授合作,取得了开创性科研成果:全世界第一次发现在心肌细胞存在钙敏感受体功能表达,意义重大。能谈谈那段经历吗?(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8996

     8.您培养了26名博士和44名硕士。听您的学生讲,在生活上,您对学生像家长一样关怀;学业上,您却是像兄长一样的支持和帮助,陪他们一起成长。您能谈谈您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吗?(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9876

     9.徐老师刚才您也提到了,您原来是学俄语的,后来您能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做学术报告,包括还能主持国际会议,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学习外语的吗?(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70570

     10.您在医大工作了40余年,晚年退休之后,您也一直用您的摄影作品、用您的文字,不遗余力地在科学网上为哈医大做着宣传,您科学网的博客成为哈医大的一个宣传窗口,拥有众多的粉丝和非常高的访问量,您能介绍一下您在科学网上的实名博客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72739.html

      11.刚才您提到您把自己的标书上传到科学网上,供大家学习。很多人的标书都是对别人保密,您却将标书全文上传网络,您是怎么想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77069.html

《哈医大记忆》徐长庆教授访谈(12)

 医学史教研室  金东英                                        (2023.11)

      12. 多谢徐老师!您的一生为青年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您看您的婚姻生活,您跟邢老师恩爱一辈子;在子女教育方面,您儿子是保送的清华大学;在教学方面你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科研方面,您主持了7项国自然的课题,还取得了世界级开创性的成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您桃李满天下,您的学生都说:能遇到徐老师是他们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包括您的业余生活,您爱好广泛,喜欢打乒乓球,热爱摄影,喜欢旅行;还包括您的晚年生活,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您撰写博文,给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进行标书申请辅导讲座。回顾您一生的过往,有什么经验分享给现在的年轻人?

   回顾我的一生,走的道路既崎岖又充满欢乐。知道吗?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今日苦,哪有明日甜。当年我父亲洗心革面,率部起义,参加了革命队伍。当时是配给制,我和部队首长一起吃小灶,还每月特批我奶粉,可以说,我是吃共产党奶份长大的,始终不会忘党的恩情。

老爸_副本.jpg

  我有个特点就是热爱生活,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喜欢打乒乓球强身健体,喜欢写博客抒发感情和留下回忆。你用阳光心态对待生活,你的生活就充满阳光。我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奖,一些作品刊登在“新时代摄影”杂志。荣获过“魅力中国  闪耀世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年度人物(2020-2021)。

配图2.JPG

   我退休后,除了到各地应邀做基金辅导讲座外,年轻人请我讲点什么,我也来者不拒。所以,多次被黑龙江欧美同学会评为优秀留学人员工作者。总之,活得很充实。

   最后,用我在科学网发表的几首诗词作为对年青人的寄语:

总之,希望年青人要:①有理想有目标,并为之行动;②与人为善,心胸开阔;③肯吃亏,付出不求回报;④热爱工作,享受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81260.html

上一篇:学习拍摄人物肖像纪实(短视频)
下一篇:清水湾拍鸟纪实(1):来到清水湾
收藏 IP: 117.126.8.*| 热度|

9 刘进平 杨正瓴 高宏 郑永军 钟炳 汪运山 上官周平 汤敏骞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1/0 | 鎬昏:0 | 棣栭〉 | 涓婁竴椤�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4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