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北京故宫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摘自百度 )
2020.12.9上午,我参观了向往已久的故宫(上一次是40多年前的事了,记得只在御花园拍了张照片)。 这一天是星期三,游人不算太多。我首先走过外金水桥和天安门,来到故宫博物馆售票处,刷健康码和手机网上预订码,佩戴口罩,走过午门,开始参观故宫。我的参观路线是: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六宫→东华门。也许是出自于文物保护的缘故,三大殿和后三宫等重要建筑不允许游人进入,只能在外边看,且室内灯光较暗。我随着人流,边走边拍,主要是拍摄了一些外景。唯感遗憾的是,自己没留个影。
(三)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时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时始称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殿高35.05m,为重檐庑殿式,面积2,377㎡,55间,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缠龙金柱,是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的登极、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的御道两旁。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殿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专贵和威严。
(摘自百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