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t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ftan

博文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博? 精选

已有 9478 次阅读 2022-3-24 21: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面试的季节,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蠢蠢欲动,想着来年通过努力让孩子去考研,考博。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读博,当然,也并非像网络上把读博描述的那么可怕,甚至有人把女博士归类为第三类人。这里我只是想写点我自己对选择读博的浅薄认识,供想要读博的同学们参考。

 

人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他人,但最难的其实是认识自我。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这是选择读博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教育,拥有高学历是很多孩子和父母的理想。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系列的考试,包括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通过就可以称为秀才了,秀才可以不交税,见到县官可以不下跪。乡试通过可以称为举人,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算是候补官员,哪里有了空缺就可以安排到哪里做官。最高的考试等级是殿试,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通过殿试即为金榜题名。现在因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考试基本不淘汰,所以第一个大考应该是中考,再就是高考,当然后面可能还会有考研、考博。所以如果对号入座的话,高考相当于古代的乡试,考博肯定可以类比为殿试了。因而,选择考博,肯定是一个神圣的抉择。然而,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博呢?

 

想要读博,首先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这里的崇高并非指的是为科学献身,或者为了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大道理,仅指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家的崇拜。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理想很单一,首选肯定是科学家,再者可能会有飞行员,军人,或者其他。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电视也不普及,所以广播是信息来源的最大渠道。每当有人问起,你将来想做什么。我们会脱口而出,科学家。说完以后,自己都感觉到无比的自豪。但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信息造就了多元化的认识。很少会有年轻人把科学家当做崇高的理想,这本身没有错,但会因此误导或者影响很多人选择读博。读博本身和殿试还是有区别的,古代是学而优则仕,但读博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做官,而是做科研。所以如果没有当科学家的情怀,选择上可能需要慎重。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者说越来越内卷,博士毕业去企业工作也越来越多,科研也已不是博士唯一的出路。但无论如何,读博不是考两门试,更不是背几个公式,他是一个创造新知识,发现新认识的过程,必然是神圣而痛苦的,没有崇高的理想肯定是不行的。

 

再者,要有创新的能力。博士,包括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之前的学习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本科的学习是有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试卷,标准的答案,因而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掌握的程度不同,使用的熟练水平不同。但研究生以后的学习,没有标准的教材,没有标准的答案。导师能做的是把握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但如何去做,怎么去做,要靠学生自己去调研,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完成,完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本身的创新能力。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及现代科研水平的逐步发展,想要像爱因斯坦,牛顿一样的一鸣惊人,已经很难了。现在的科研已经非常细化,能够在某一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工作,简单来说,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方法,发展新技术等等,都属于创造知识的范畴,因而就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发展,没有创新的能力,很难会有重大的发展和推动。当然,重复的工作并不是不重要,对于产业化来说,高质量的重复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在我们本讨论的范畴。对于读博来说,我们更需要的如何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磅礴的知识体系上能够做出一丁点的推动,足矣。 

 

执着的追求。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门槛,同时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才会不断的推动。拿读博来说,最短的直博生需要5年,最短的硕士考博士需要3+4年,因而这不仅是一个高智商的游戏,还是一个长期坚持,长期积累的痛苦过程。读博没有探险那么刺激,也没有赚钱那么实惠,更不会像谈恋爱那么浪漫,它需要有对知识的追求,在枯燥的公式、数据、实验等等方面长时间的浸淫。当然,这个过程也有本身的乐趣和骄傲,当你看到自己设计的设备成功运转,当你解决了长期找不到的程序bug,当你发现了有趣的实验现象,当你漂亮的工作被杂志接收,你会有做科研人独有的自豪,但这都需要执着追求的精神,没有哪个科学的重大发现会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要说的,读博要有强大的内心。前面也说了,读博不仅是一个高智商的游戏,而且还需要一个痛苦且长期的过程,再加上读博的同学普遍已经有25岁,毕业时已经接近、甚至超过30岁,需要面临着社会、经济、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简单来说,读博肯定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没有着强大的内心,很难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强大的内心,过硬的心理素质,也是读博的同学必不可少的。能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能够在读博期间不断的突破自己,能够对科研工作乐在其中,为何不读个博士呢?

 

选择读博,就是选择了登上金字塔的顶端,少一些功利的思维,多一些踏实的努力。不要太在乎最终是否站在了塔尖,享受这个登塔的过程。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读博,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读博,此处有独有的风景,没有经历过,你不会知道其中的美!

 

*注: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9282-1330888.html

上一篇:大学新生应该怎么学习?
下一篇:硕士研究生面试该注意什么
收藏 IP: 115.156.128.*| 热度|

15 陈池来 姚远程 黄永义 王磊 钟定胜 崔锦华 郑永军 田静 曹俊兴 汤茂林 罗春元 姚伟 宁利中 彭真明 唐小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