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视频/相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gzhang007 风花雪月五花八门

博文

《畴人传》洋人今考

已有 413 次阅读 2024-6-6 09:47 |个人分类:科普综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畴人传》洋人今考

上一篇“走马观花《畴人传》”中提到:阮元在《畴人传》中列出了不少西洋人,很多名字不认识,【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158-1435466.html 】 忍不住细考一下。《畴人传》中所列的洋畴人都在其最后四卷(43-46卷),算是附录,大致按年代排列,共列37项实际提及41人。人不算太多,就列个表放在最后,并把包括西文原名等今考信息也列上,也好有个整体脉络,有了这些再上网查详细信息就很方便了。《畴人传》中洋畴人的事迹颇多,老一点的多取自明徐光启等撰写的《新法算书》,这可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算比较权威了;新一点的年代较近参考资料就会多一些也更准一点。

阮元组织撰写《畴人传》除其个人兴趣外,对古今中西天文历算数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中西的此消彼长,应该是有其较深刻理解的,描述上也比较客观清醒,并无今人常见之妄自菲薄或狂妄自大两个极端之虞,这或许也是其要附上西洋畴人四卷之初衷。

默冬.jpg

《畴人传》卷四十三中列出了自周朝至明朝的21位洋畴人,第一位是古希腊的默冬,据说他在公元前432年的古奥运会上非常傲骄地宣布发现了太阳与月亮的同步周期(称默冬周期),也即19个回归年等于235个朔望月。当时能宣布这个周期也确实值得骄傲,足够精确又不失简洁,现在回看按这个周期要积累起一个朔望月的误差得六千多年,这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的阴阳历置闰依据。据说古巴比伦或苏美尔文明可能更早知道这个周期;现在根据《左传》的记录线索,也可以推出133年应置49闰,相当于19年7闰,这个更早?靠不断摸索,实际上从春秋战国沿用至周考王十四年(公元前427年)的“四分历”中就已采用了“十九年置七闰”的做法,后来又使用“定气法”来减小相邻年份的误差积累。一般说来,在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上,不同的文明应该是会平行发展的,并不会厚此薄彼,况且这是和种地密切相关的,但有些先后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卷四十三中列出了跨度达两千年的21位洋畴人,应该说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或繁或简都列了,但漏了一个伽利略?后面各卷中也没有,这与宗教裁判有关?从事迹上看歌白尼和泥古老两个人应该都是尼古拉·哥白尼?也许因为资料原因歌白尼的年代上有点误差也算正常。

卷四十四中列出了明朝的8位洋畴人,这些人都是天主教耶稣会的来华传教士,又与徐光启都有交集,因此与中国有深刻渊源。自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入华起,西学东渐已成趋势,当时西方在天文历算数学方面也确有先进之处。纵观明朝虽有郑和下西洋之盛,但也有禁海政策,还有持续二百余年的“禁天文”之举。皇上和大臣们一向不喜民间研习天文历算数学,因这是与统治和社稷有关联的,天文天象还与运势凶吉密切相关,自己又算不来,因此只希望由世袭的少数畴人来测算,专门干这个不干别的,结果嘛让皇上和少数大臣知道就可以了,这些应该都限制了发展,人才凋零,到明朝已经落后一截了。应该说,中国的天文历算在元朝已达巅峰,其后就走下坡路了,这就给传教士们带来了机会,这个可以后面再议一议。当年的传教士们大都是有些精神的,现在一些相当偏僻的地方还能见到当年建的教堂,不只是在大城市。他们当然也有文化,天文历算数学只是其一小部分。在天文历算方面算得出算得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还能现世报,比如预报日食月食和节气等。这些传教士们依据他们的知识经历一番努力,在此方面逐步为皇上所赏识也就不足为怪了。

卷四十五中列出了4位洋畴人,从明崇祯到清顺治,也是来华传教士,其中三人曾任钦天监的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的台长,是正五品官。这些都标志着近代中西在天文历算方面的PK有了结果,也由此形成了西方传教士在钦天监中二百余年的主导地位。从事迹看,这些PK有些激烈,毕竟还会关系到不少人的饭碗。

卷四十六中列出了8位洋畴人,除牛顿、卡西尼和开普勒外,其他也都是来华传教士,一直延续到与阮元同时代,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他们是很欣赏的,具体事迹就不赘述了。阮元在卷四十四利玛窦一项中曾评论道:“明之算家不如泰西,不得云古人皆不如泰西也…”“学者苟能综二千年来相传之步算诸书,一一取而研究之,则知吾中土之法之精微深妙,有非西人所能及者…”。不知今人尚有兴趣乎?

《畴人传》洋人

今考

人名

年代

事迹

简要信息

卷四十三   西洋一附 (21人)

默冬

周考王

测算章岁(19回归年=235朔望月)…

Meton of Athens(~432BC)-古希腊 测算出19回归年=235朔望月…

亚里大各

周显王

测得黄赤大距角…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315-230BC)-古希腊  日心说…

地末恰

周假王

金星晨见蚀…

蒂莫卡里斯Timocharis(~280BC)-古希腊 星图、行星观测…

依巴谷

汉景帝

测得黄赤大距角…

喜帕恰斯Hipparchus (~190- 125BC)-古希腊  星表、星等、托勒密定理…

多禄某

汉顺帝

天体运行、地心说…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90-168)-希腊  地心说…

亚而封所王

(金元)

助天文研究,创星表

阿方所十世Alfonso X (1221-1284)-西班牙 编《阿方索星表》…

歌白尼

多禄某+400?

天体运行、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波兰  日心说…

西满

(明嘉靖-万历)

证多禄某、歌白尼法…

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  (1548-1620)-荷兰  多次方程解法、推动哥白尼学说…

麻日诺

(明嘉靖-万历)

证多禄某、歌白尼法…

雅各布·马佐尼 Jacopo    Mazzoni(1548-1598)-意大利  支持伽利略学说…

未叶大

(明嘉靖-万历)

椭圆轨道…

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 (1540-1603)-法国 代数三角、韦达定理…

欧几里得

 

丁氏

(战国)

 

(明嘉靖-万历

《几何原本》…

 

释、续《几何原本》,利玛窦师…

欧几里得Euclid(330-275BC)-古希腊  几何学…

克里斯托佛·克拉乌Christopher Clavius(1538-1612)-德国 修订格里历…

亚而罷德

唐僖宗

测黄赤大距角、行星中距…

白塔尼al-Battani(~858-929)-阿拉伯,著《萨比历数书(恒星表)》、发现日进动…

泥谷老

明嘉靖

测天体运行…

尼古拉×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波兰  天体运行、日心说…

白耳那瓦

明弘治

测春分夏至点…

伯纳德·瓦尔特Bernhard Walther (1430-1504)-德国  仪器天文观测

第谷

(明嘉靖-万历)

制天文仪器、长期规模天文观测…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 (1546-1601)-丹麦   第谷体系…

默爵

(明万历)

制望远镜、天文观测…

雅各布·梅提斯Jacob Metius (1580-1628)-荷兰   发明改进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

亚其默德

(战国-秦)

撰《圆书》,计算圆周率…

阿基米德Archimedes(287-212BC)-古希腊  几何学、制十字测角器、天象仪…

德阿多西阿

 

(秦)

撰《圆球原本》…

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of   Perga (262-190BC)-古希腊  著《圆锥曲线论》…

若往讷白而

 

恩利格巴里知斯

(明嘉靖-万历)

作对数运算、列对数表…

约翰·奈皮尔John  Napier (1550-1617)-苏格兰    发明对数/对数表,研习球面三角…

亨利·布里格斯Henry Briggs (1561-1630)-英国 改进对数运算、几何学…

卷四十四   西洋二附 (8人)

利玛窦

明万历

撰《乾坤体意》,传译西学,融中西…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  在华传播西方科学…

熊三拔

明万历

撰《简平仪说》《表度说》,仪观天文…

熊三拔Sabbatino deUrsis (1575-1620)-意大利  传播西方科学,助修新历…

艾儒略

明万历

撰《几何法要》详释《几何原本》…

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意大利   推介西方文化,作《万国全图》《西学凡》等…

庞迪莪

 

龙华民

明万历

助修新历…

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 (1571-1618)-西班牙  助修新历、绘地图…

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i(1559-1654)-意大利  著《地震解》…

阳玛诺

明万历

撰《天问略》,以十二重天释天文…

阳玛诺Emmanuel Diaz(1574-1659)-葡萄牙  著《天学举要》、《天问论》释天文现象…

邓玉函

明万历

撰《奇器图说》释仪器制作…

邓玉函Johann Schreck (1576-1630)-德国 著《黄赤通距度表》、《大测》、《八线表》等,制四分仪…

罗雅谷

明天启

撰译《月离历指》《筹算》等等,助修新历…

罗雅谷Giacomo Rho (1593-1638)-意大利  著《测量全义》、《五纬表》、《五纬历指》、《月离历指》、《月离表》等等,观天文…

卷四十五   西洋三附 (4人)

汤若望

明崇祯

掌钦天监、西法报日食至分秒、撰《崇祯历书》、定《新法算书》、推行西法等,曾因报水星大距不准遭上疏…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德国  任钦天监正,曾经历法之争遭驱逐;著《天文实用》等…

南怀仁

清康熙

经历法之争,与众大臣上天象台验西法测节气准确性,掌钦天监;制天文仪器,撰《坤与图说》、《西方要纪》等,…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比利时  任钦天监正。设计监制天文仪器,参与汤若望修历,曾经历法之争遭驱逐;乾隆帝的科技老师,谥“勤敏”…

纪利安

清康熙

制地平经纬仪…

纪理安Bernard Kilian Stumpf(1655—1720)德国 任钦天监正。修历、制玻璃、毁元代郭守敬简仪…

穆尼阁

清顺治

译新西法撰《天步真源》,论日月食…

穆尼阁Jan Smogulecki  (1610-1656)-波兰 与薛凤祚合译占星术书《天步真源》…

卷四十六   西洋四附 (8人)

奈端

(清康熙-雍正)

测岁实,论日月运行…

牛顿 Isaac Newton (1643-1727)-英国   万有引力、天体运行、运动三定律…

噶西尼

 

刻白而

(清顺治-康熙)

(明万历-天启)

修订黄赤大距、定蒙气差、测地半径差…

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 (1625-1712)-意大利 发现土星光环隙…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國    行星运动三定律(椭圆轨道)…

戴进贤

 

徐懋德

(清康熙-雍正)

修《日躔》、《月离》二表,增補《表解图说》…

戴进贤Ignatius Kgler(1680-1746)-德国  任钦天监正、礼部侍郎…

徐懋德Andr´e Pereira(1689-1743)-葡萄牙  任钦天监副…

杜德美

(清康熙-雍正)

著《周径密率》、《求正弦正矢捷法》…

杜德美Pierre Jartoux (1668-1720)-法國    测地图经纬,编《皇舆全览图》,介绍无穷级数…

颜家乐

(清康熙-雍正)

著《测北极出地简法》…

颜家乐Karl Slavicek (1678-1735)-捷克 绘北京地图,编《北京内外城图说》…

蒋友仁

清康熙

进《增补坤輿全图》、新制浑天仪,译《图说》,释天体运行…

蒋友仁Michael Benoist(1715-1774)-法國  绘乾隆《坤舆全图》、解答乾隆帝天文地理问题,参建圆明园西洋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158-1437082.html

上一篇:走马观花《畴人传》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