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慰问教师的另类思维

已有 2887 次阅读 2021-9-22 07: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慰问教师的另类思维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我们的大学每年教师节和年底春节前夕是各级领导们最繁忙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领导们除了日常工作,还要全体出动去看望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代表。在慰问的教师代表中绝大部分都是已经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人员,其中有的属于老字号荣誉称号人员,几乎年年都要例行公事去慰问,用以表达学校领导对全校教师的关心。如果是当年获得荣誉称号人员,一定是在当年安排领导看望慰问之列。我称这种慰问人才思维和方式属于“锦上添花”。因为,在我们国家的学术单位(大学与科研院所)一旦获得荣誉称号的人员就会按照单位规定很快在职称、住房和办公条件等方面得到很大改观,例如薪水在荣誉称号年限内很可能翻几番。所以,领导们这时候来看望和慰问他们自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了。

在这种习惯思维指导下年复一年的领导们对荣誉称号人才慰问,对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我看谁也说不清楚。我们那些荣誉称号人才究竟有多少人喜好领导这类慰问同样说不清楚。至少我周围若干荣誉获得者和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是不太看重这类慰问。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荣誉称号我自己没日没夜干出来的。甚至有人也许心里还会想,当年我工作条件最困难的时候,领导们都去那儿了?记得有一年,“领导慰问”差一点闹出一个“乌龙”。一所学校建议当年一位副省长看望一个获得学校教学名师的老师,可是系总支书记开始记错了看望对象,并提前通知这位错误对象。因为两位老师年纪相当且同姓,一位教学做的好,另一位科研做的好,而且两位老师办公室门对门。幸亏在副省长来临之前及时改正才避免了这场“慰问人才”乌龙事件的发生。

回顾我数十年来的经历,大体也属于这种情况。我比较务实,总认为领导看望慰问还不如解决点实际困难。例如我多次被迫更换办公地点,其中有几年只好在一个堆满岩石样品的杂物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办公”,从没有什么领导关心过我的办公条件。最后虽然能够在一个独立办公室工作,那也是几个前辈老师退休,没有分配新的同事进来而已。况且我那时候已经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了,享受独立的办公室应该符合规定。至于其它办公硬件条件,都是自己用辛勤劳动和汗水获得的科研经费,遵照学校规定购买并办理入库手续的设备。然而20多年前,当我科研经费接近枯竭,经过申请学校破例给了我一笔经费,使得我的科学研究得以延续,并产出了好成果。这个帮助我一直心存感激铭记在心,也是我感恩学校的经典案例。一个勤奋努力的青年教师告诉我,“每次看到教师节慰问,都感觉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您提出来来的慰问思路我跟赞成。假如我当初困难时他们过来慰问我,能给我解决点困难,我会感激一辈子,雪中送炭的意义绝对大过锦上添花。”在我的内心深处,真不在乎领导们是否来“慰问”。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学校领导到家里坐了一会儿,我也是朋友相待。然而,每年教师节,学生们手捧鲜花来到办公室或家里看我,让我很是快乐,也很有点成就感。甚至退休多年还有老学生来家看望或节日的电话微信问候,这该是一个大学老师多么荣光的事情。

那么我提出的“慰问教师另类思维”是什么呢?以教师代表为例,我认为,如果安排领导慰问那些长期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勤奋努力的中青年代表,尤其要以没有获得相关荣誉称号人员为主可能更有意义。因为,从逻辑上讲,荣誉称号获得者中的大多数一定是来自那些长期坚守教育科学研究一线,并取得较好成果的人,荣誉称号是国内同行对他们勤奋刻苦努力的肯定与回报。如果我们的领导能在他们获得荣誉称号之前慰问他们中的代表,不仅是对这些教师的鼓励,更是对广大教师具有重要的“行为示范”意义。当然不仅仅形式上的慰问,更要尽可能地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例如办公条件,家庭困难,这才是“雪中送炭”的关怀。在领导的关怀下,一定会有人日后获得学校发展和声誉需要的人才荣誉称号。即使那些后来一直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的人员,他们的勤奋努力刻苦工作状态也会给所在单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宁静致远的治学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是常说“不以成败伦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日本北海道大学校长佐伯浩说:“我们重视的是你在科研的过程当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个过程是否有意义,而不是一定要有什么样的成果。”我们哪些责任心强的基层单位领导和教师对长期坚守教育科研一线的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理。正如王善勇教授说的,同事们对身边教师的能力水平都会心中有数。因此,选择慰问这类教师代表不是什么难事。

我发现学校领导们看望后勤职工代表方式有所不同,往往看望正在一线工作的工人群体,这个做法我很赞成。其实后勤职工和我们广大实验教学人员在确保学校正常高效运行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样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我记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每年并没有学校领导看望教师代表(至少从学校官网看不到),然而却有“感谢学校管理人员日”,欢迎教师包括博士后人员自愿出席这个活动,感谢他们为学校教学科研高效运转付出的辛勤劳动。可见,慰问感谢那些平凡的劳动者也是一种另类“慰问思维”,值得我们学习。

 

2021年9月22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05142.html

上一篇:纠结的“潜力股人才”
下一篇:尊重平凡人是一种美德
收藏 IP: 59.173.135.*| 热度|

15 孙冰 路鑫民 王安良 杨顺楷 吴晓敏 郑永军 周忠浩 李陶 彭真明 张晓良 关勇军 王启云 帅凌鹰 武夷山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