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笏山-西陡崖成矿物质来源多源性-中低温热液交代破碎蚀变岩型矿床
(1)矿床成因
①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具多源性。 区内广泛分布新太古代胶东岩群、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片麻岩和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等老变质岩地层和岩体,以及大量中基性脉体群,新太古代胶东岩群斜长角闪岩中 ω( Au) =22.24 ×109 ~ 38.39×109,被认为是胶东地区金矿的初始矿源层。
②金的迁移
矿源层中的金经受长期的活化,以机械、化学等方式迁移。 岩浆活动尤其是中生代玲珑超单元岩浆
岩侵入,不但为成矿热液提供了通道,且为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源。
根据近矿围岩蚀变特征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少量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均为中低温蚀变产物,故该矿床成矿温度应属中低温,因此根据矿体受蚀变破碎带控制以及围岩特点、矿体的共生组合和蚀变特征分析,该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破碎蚀变岩型矿床。
(2)控矿因素分析
①构造对矿化的控制作用
区域 EW 向基底断裂构造是控制金矿的重要因素,一直起着区域控岩、控矿作用。 而台前-陡崖断裂是区域大断裂,区内最宽可达600 余米,强烈的动力变质、岩浆热力变质作用下使带内岩石强烈破碎、变质、蚀变,形成了高孔隙和高渗透带,成了金元素大规模活动带和转移带,为金元素提供了良好的迁移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深部及上地幔金元素上升的通道。 因此,台前 陡崖断裂是该区的导矿构造,而被迁移的金元素最后在大断裂下盘次级 NNE 向断裂和派生的近 EW 向断裂沉淀富集,而形成脉状矿体。 可见断裂构造对该矿床的控制作用极其明显。
②岩性对矿化的控制作用
矿区西部大面积出露的中生代二长花岗岩是成矿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是老变质岩局部选择性熔融的结果,它继承了老变质岩的物质成分,当然金元素也随着岩浆的侵位结晶而保留在岩体中,而且由岩浆热液进一步作用,金不断活化,不断富集,最后在有利的空间沉淀成矿。 因此岩石对金矿的控制与金的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矿床处于中生代二长花岗岩岩体与老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二长花岗岩岩体是主要提供热源的,如果没有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也就没有充足的热源和热液,也就不可能形成热液蚀变交代矿床。
③岩性接触带也是矿体定位的有利场所
当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与新太古代老变质岩接触带附近,当有构造通过时,亦是矿体存在的有利部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