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by0310

博文

乳滴状结构(称乳浊状结构)可固溶体分解生成,也可交代作用生成

已有 5343 次阅读 2015-11-19 10:5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乳滴状结构又称乳浊状结构。某种矿物在另一种较大的主体矿物颗粒中呈较细小的乳滴状颗粒分布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由固溶体分解生成,也可由交代作用生成

1、固溶体分解形成的乳滴状结构:

①乳滴状颗粒和主体矿物的接触边界平滑,无溶蚀现象;

②乳滴状颗粒在主体矿物晶粒中心比较密集;

③乳滴状颗粒常呈规律的定向分布;

④乳滴状颗粒和主体矿物两者在晶体化学性质上必须是能够形成固溶体的。


2、交代作用形成的乳滴状结构:

①接触边界弯曲,有港湾状溶蚀现象;

②乳滴状颗粒在主体矿物的边缘比较密集;

③乳滴状颗粒的分布常无一定的方向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001-936565.html

上一篇:韧性剪切作用-糜棱岩;压性断裂--断层泥、碎粉-碎粒岩;
下一篇:碎粒岩或碎斑岩(0.01-2mm),碎粉岩(《0.01mm)
收藏 IP: 123.232.1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