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ZC

博文

帕金森病会遗传吗?

已有 4294 次阅读 2017-5-10 13:13 |个人分类: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会遗传吗?


帕金森病遗传基因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化疾病, 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大部分的帕金森患者发病时间比较晚,是散发性的,与家族遗传没有关系。只有5%的帕金森病是由遗传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基因的突变最终会导致帕金森病,主要有 SYNUCLEIN, LRRK2, Parkin,DJ-1和Pink1,下面逐一讲述这5个基因。

  1, SYNUCLEIN。这是一个显性基因,人体中只要有一个致病突变拷贝就会导致帕金森病。也就是说只要从父亲和母亲来源的两条染色体有一条含致病突变就会导致帕金森病。最初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尸体解剖中发现中脑Lewy bodies中具有SYNUCLEIN蛋白的存在,后来发现这个蛋白A30P 和A53T点突变会导致帕金森病。

  2, LRRK2。这也是一个显性基因,其编码的蛋白非常大,有286KDa。有7个主要的结构域。目前发现有5个点突变与疾病相关。还有许多点突变最终发现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其中G2019S点突变是遗传性帕金森病中最广泛存在的一个突变。这个突变在北非阿拉伯人和Ashkenazi犹太人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出现率非常高,分布达到23%和39%。但是G2019S突变在亚洲人种中并没有发现。来自日本,台湾,韩国,印度的测序分析中没有发现这个突变。目前这个基因与帕金森病的联系还不清楚,初步研究发现LRRK2可以加重SYNUCLEIN的聚集。
  3, Parkin。这是一个隐形基因,只有当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都含有突变时才会导致帕金森病。这个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线粒体异常。但是为什么特异性的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机制还是不清楚。与预期相反,PARKIN基因敲除的小鼠并没有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4,DJ-1。这个基因以前发现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后来在一个日本家族中发现DJ-1的缺失导致家族性帕金森病。这也是一个隐性基因,在帕金森病患者中非常少见。这个基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也还不清楚,目前仅发现它有抑制细胞氧化的作用。
  5,Pink1。又一个隐性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它具有激酶的结构域。但是它的底物究竟是什么还没有被发现。在果蝇模型上敲除PINK1会增加果蝇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PINK1的点突变会影响线粒体异常。
  总而言之,遗传性帕金森病在所有帕金森病中的比例并不高,只有5%左右。判断帕金森病是否遗传,确诊的方法还是基因筛查,看看是否有有致病的点突变或者缺失。一般来说,发病时间越迟,遗传性的可能性越小。早期发病的帕金森病多由遗传引起。
  再说帕金森病患者能否生育小孩,这个问题稍微复杂。首先要确定帕金森病是否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一些环境因素如农药也会引起帕金森病)。然后,即使是遗传性帕金森病,也要分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若是显性遗传,后代发病的可能性比较高,但发病时间却很难说。如上面提到的LRRK2,虽然是显性基因,但致病突变并不是100%会导致帕金森病。研究发现有些LRRK2 G2019S点突变携带者即使在很大的时候(如60岁)并没有表现出症状。如果是隐性基因,只有夫妻健康的一方不带有相同的遗传突变或者缺失,后代就不会表现出症状,虽然后代是携带者。

经典文章回顾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

10条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常识

四条建议教老年人预防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饮食禁忌和饮食调理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你对老年性痴呆症到底懂多少?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795-1054112.html

上一篇:Nature medicine——周细胞损害SCI模型毛细血管血流和运动功能
下一篇: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收藏 IP: 202.120.136.*| 热度|

1 彭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