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研界中的一些弊端是科学网上讨论的热点话题。现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多,所产出的论文很多,获得的各种成果也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每到诺奖的颁奖时节,又是我们比较失落的时刻。君不见网上各种对中国无缘诺奖原因的反思,对后几年得奖可能的预测,对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的呼吁,等等。就我个人的浅见,大家倡导的各种良方有个共性就是让科研回归本质,自由而快乐的探究宇宙本质和自然奥秘。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如果可以做到,获诺奖或者其他各种奖就是副产品而已。现实的情况是:从业人员多,但是生存式科研的比例高;论文数量多,优质论文的比例就相对较低;科研成果多,跟踪式的研究成果比例高。现在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任重而道远。
在科研活动中,仪器设备、经费基金很关键,但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任何高端团队都离不了学术大牛们的带领,能成为大牛或者小牛也是很多普通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学术大牛的标准其实很难严格界定。如果放在一百年前,这个问题估计很简单,用举例法就可以了,我们很多人可以马上举出一堆闪光的名字。现在的学术大牛首先是“指标式牛人”,高影响因子论文、高引用次数、高端头衔、巨额经费成了指标式学术大牛们的标配。现在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很多细化的学科方向之间又互相有交叉,人们短时间内找到“学术知音”的概率并不高。基于这种现实,短时间内人们只能评选出“指标式牛人”。
生存式科研的比例能逐渐少一些,兴趣式科研的比例能逐渐高一些,对指标式牛人的追求能少一些,对非指标式牛人的追求能多一些,是我的期待(理想化的期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