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我到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参加了2012年(27届)应用电力电子年会(APEC2012),作为已经毕业的博士present自己博士期间的两篇论文。很感谢我现在的老板从自己的经费中为我支付这次开会的消费。从工业界参加学术会议的开销比学校大很多,因为大公司在每个研究人员身上每天投入的钱都很多,出去开会旅费和会议注册等都是小头,这几天的投入人工费(不止是工资)才是大头。一般有自己的funding的人可以从中安排一部分经费去开会,我刚刚入职,只好靠group leader出钱了。
学术会议主要目的有两个,向业内宣读自己的成果和现场交流。在现在这个www时代,第一个目的已经渐渐淡化,因为期刊论文的时效性已经越来越强,不像十几年前最新成果主要要靠会议传播,于是现场交流就是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目的了。
现在国际会议数不胜数,冠以各种吸引眼球的名称。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国际会议?
因为现场交流是学术会议的主要目的,那么一个好的国际会议必须能持续吸引业内主要研究者参与,这样交流才充分,才不枉费出钱劳力甚至远赴重洋。
电力电子形成一个学科40多年,目前主要的学术会议包括APEC和ECCE系列会议,这两个会议基本上囊括了业内主要研究机构和公司参与,一年如果各参加一次,最近在业内活跃的研究者基本都能见到,对业内的进展也会足够了解。
应用电力电子会议(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因为其简称APEC与亚太经合组织一致而名声很大,尤其是google上搜APEC,首先出现的是应用电力电子年会而非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太经合组织。这个会议从1986年开始每一年一次,基本都在美国举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工业界的精英,每年参加其展会的工业界非常齐全,而且会议主题直指应用。当然学术界也很看重这个会,不过和另一个大会ECCE相比,学术界更看重ECCE。另外一个特点就是,APEC的主题更偏向电力电子电路,而在这个学科中占据半壁河山的电机与电力传动往往涉猎不多,因此电机方向的研究机构参加这个会议并不全,比如今年,电机方向最强大的威斯康星大学就没有人来参加。尽管如此,工业界还是最看重这个会议。
ECCE这个会议则是IEEE从2009年开始整合了之前两个影响力巨大的会议:工业应用年会(IAS)和电力电子专家会议(PESC),而举行的在学术界影响力最大的会议。之前IAS和PESC都经常在美国之外举行,但是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即将举行的ECCE2012都在美国举行,每年IEEE的电力电子分会和工业应用分会的年度颁奖都在这个会议闭幕那天颁发,可谓本学科的奥斯卡。和APEC最大不同就是ECCE涵盖本学科几乎所有方向,并且学术味更加强,业内active的研究者几乎都不缺席,只是工业界影响力稍逊APEC。
最近几年中国的主要工科学校都很积极的参加这两个会议,去年ECCE,我们清华校友趁着开会举行聚会,几乎包下一个中餐馆,就有7个老师同学从国内过来宣读论文,李永东教授还做大会tutorial,不过来开会的主要还是在美国的清华校友。每次开会国内过来最多的一般是浙江大学,他们在本学科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ECCE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IEEE相关transaction(主要是IA)上发表文章的预审作用,只有在ECCE发表过的文章,才能转投工业应用的transaction,等于一次提前把关。
不过来美国开一次会,对国内学校来说还是很大一笔开销,一般博士生也就一次这样的机会,正是基于此考虑,ECCE会议在亚洲和欧洲每年还有一场,从规模来说,甚至不亚于ECCE主会。
ECCE Asia是整合了中日韩三国在电力电子方向最大的会议(阿三又被华丽的无视了)而在三国轮流举办的会议,中国正好轮到2012年,将在哈尔滨举办。这个会议就是曾经的IPEMC,我2006年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就是这个,当时在上海,还没有并入ECCE Asia,下一届2009年在武汉举行的时候就并入了ECCE Asia,我后来在2010年参加了日本札幌举行的ECCE Asia,就是整合了日本第一大会IPEC。这种整合非常巧妙,把三个本来不相关的会议实现了1+1+1〉3的效果,影响力大增。而且对国内学者来说,参加ECCE Asia更容易。
举办一次好的学术会议对一个大学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推动在本学科的发展和展示实力,西安交大和华工在这个学科的崛起,都借助了成功举办2004和2009年IPEMC的机遇,不知道哈工大是否今年能借力成功。
---------------------------------------------------分割线--------------------------------------
很久很久没有再写科学网的博客了,科学网的信息也很久不更新了。去年辞去在UTRC的职位回到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到现在也快一年了。今天在一个电力电子的微信群里有人讨论电力电子的国际会议,我想起还写过这么一篇博客,就发给他们看了。群主请我做点更新,要推荐给学生看。
从这篇博客的日子算起,已经四年多,不过其中叙述的大部分叙述的关于国际会议的东西还是对的。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这几年,每年有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也都是APEC和ECCE这两个会议。回到学术界,开会机会更多了。这一年参加国内举行的各类电力电子会议很多,因为离开国内太久,需要刷脸。国内的这些会议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不过就学术水平而言,还是正规的英文国际会议更高。回来后,陆续参加了去年 ECCE,今年的APEC和在合肥举行的ECCE-ASIA这三次国际会议,也都是四年多前博客里写到的会议。今年有两篇论文中了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的EPE,也就是ECCE-Europe会议,计划今年九月第一次去参加这个会议。另外,因为回国之后加入的是电机系的团队,也开始关注电机为主的会议,也有论文相继中了ICEM和ICEMS这两个电机为主的会议。但是还没参加过,不敢妄加评论。
参加了这么多次国际会议,谈几点感受吧。首先,从visibility这个角度来说,oral presentation,尤其是会议前两天的oral是最高的,影响力也超过poster。所以我们组都要求学生选择论文宣读方式时选择oral,对学生既是锻炼,也是机会。
另外要提一点最近几年的变化。IEEE以前都是鼓励会议论文转期刊的,我们在美国这些年也都是先发会议再修改投期刊。但是现在IEEE开始强调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的difference,有的期刊说必须40%以上不同才能把 会议论文投期刊。这样对会议文章会有伤害,大家为了以后方便投期刊,会议论文尽量少写好的内容,这样“修改”的论文才好投期刊。我在几次会议上都向IEEE电力电子相关的几个期刊主编提了这个问题。希望会有所改变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