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i5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li510

博文

慕尼黑(ICC15)归来

已有 7293 次阅读 2012-7-15 21:5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慕尼黑, 15届世界催化大会

慕尼黑归来,收获颇丰,简要记一笔。

国际催化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atalysisICC)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催化大会。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atalysis Societies)每四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催化大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71-6日,第十五届国际催化大会(15th ICC)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主题为“From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to catalyst design and novel processes”。 会议主席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系Johannes A. Lercher教授。下一届国际催化大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收录的稿件约2500篇,其中选出口头报告205篇,其中来自我们中国的报告共有22篇,分别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篇,浙江大学2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篇,华东理工大学2篇,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沈阳金属研究所各1篇。(通讯单位非国内的暂未计入)(以上信息是小木虫上拷来的,会前统计的,未经核实,大概差不多吧)。化物所的包信和,张涛,李灿等都是keynote报告,另外还有中石化的谢在库也做了报告。都去听了,一如既往的精彩!

这次会议除了每天两个大会报告外,分组的口头报告只有5个会场。因为口头报告数量的减少,比上届在韩国举行的报告质量有所提高。一路听下来,似乎大部分口头报告都是知名教授做的,很值得一听。值得一提的是会议首次采用了Poster Symposia的形式,从诸多的poster里面选出了部分poster,分44个专题举行了小组讨论和报告。每个选中的poster报告5分钟,讨论3分钟,有两个主持人主持讨论。因为选题范围比较专,参加的人都是对这个课题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效果还是不错。另外大会采用了E-poster的方式,会场有好几个区域摆放了好多台电脑,可以直接通过姓名及poster编号查找浏览想看的poster,非常方便。

一共6个大会报告,外加两个获奖的大会报告,其中一个是:Heinz Heinemann award,获奖人是英国University of Cardiff大学的G Hutchings教授。该奖是以国际催化大会的发起人Heinz Heinemann 命名的。获奖报告的题目是:catalysis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四年一次,世界范围内每次一个人。另外一个获奖报告是国际催化大奖(international catalysis award),大家应该熟悉,2004年,李灿院士曾获得这个奖。本次获奖报告的题目是:catalysts liven and up close: heterogeneities in space and time, B.M. Weckhuysen, Ultrecht University/ NL

下面是大会报告的题目及报告人:OVERVIEW PLENARY LECTURES

Monday, July 2, 2012
09:30 Water splitting on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s
K.
Domen, University of Tokyo/J
13:50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a guide for understanding catalys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 Sautet,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of Lyon and CNRS/F
Tuesday, July 3, 2012
09:00 Engineering polyolefin solutions using advanced catalysis
C.
Kresge, Dow Chemical Company, Midland, MI/USA
Wednesday, July 4, 2012
09:00 Model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what has been learned?
H. Freund, Fritz-Haber-Institute, Berlin/D
Thursday, July 5, 2012
09:00 Progres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nd catalys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A. Bel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USA
Friday, July 6, 2012
09:00 Design and study of molecular catalysts for small molecule activation and conversion
R.
Periana,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Jupiter, FL/USA

 

从大会的议题和大会报告的选题上可以看出主流的催化研究议题:第一个报告是东京大学的Domen教授,他的成就是在光解水催化剂研究方面。主持人介绍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题目。从其余几个报告题目里,大家可以看出理论计算及模型反应在催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很多报告中都有涉及。生物质转化也是目前当仁不让的一个热门课题。15th ICC主要内容涵盖创新催化剂设计;催化机理研究;先进催化反应工程;能源和燃料催化;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绿色可持续催化研究;工业催化等研究方向。

这是大会的会场图片,特别喜欢会场主席台上摆放的黄色的鲜花,煞是好看,可惜相机不好,没拍下来。下面附几张照片,大家将就着看看吧。

A.T Bell和李灿院士给Hutchings授奖。

  

   谈点自己的感受:几个大会报告中,我比较Enjoy的是HutchingsBell的报告,从实验上来看,其实他们做的实验都很常见,但是提升的高度却很很高。特别是Hutchings,从concluding Remarks来看,结论都很朴实的,但是却篇篇都是NatureScience等级别的文章。听两个老人将毕生的科研结果及对科研的认识,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催化科学的神奇。另外B.M. Weckhuysen的获奖报告做的激情洋溢,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原位表征工作做的非常漂亮,幻灯片做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报告听下来,很容易被这些顶尖科学家对催化工作的激情所感染!

 

 

两个主席,Leitner说感谢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全体学生为会议做志愿者,Lercher纠正说,应该说应该感激整个慕尼黑高校的学生。

    闭幕式上李灿主席做总结发言,Muhler宣布下一届世界催化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并播放了北京申办世界催化会议的宣传片。中国几代催化人努力争取,终于取得了世界催化大会的举办权,值得庆贺。

另外,会议期间发生了一个好玩的事情值得一记:由于口头报告的会场较少,经常发现去听的时候,会场已经满了,其中14b会场的保安特别认真,一旦满了以后,守在门口不让人进,只好在门口排队等着,出来一个放进去一个。这种情况很少见吧,德国人的认真可见一斑。有次在会场门口排队等候的时候偶遇Bell教授:他看到门口等了那么多人,很不解的问到:what's happening? 我就跟他说了下情况,他开玩笑的说:“Even Me?”

……

给个此次会议的地址链接,http://events.dechema.de/events/en/icc2012.html,网站上有个好消息:Pictures / Impressions of the congress will be available till end of August.没去过的人也可以去浏览下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414-592436.html

上一篇:到底工业催化毕业的学生好不好找工作?
下一篇:学习做横向(产业化)课题的战略,初八跟领导学习交流 要点总结
收藏 IP: 115.236.9.*| 热度|

10 李孔斋 李学宽 郭向云 王野 葛素红 朱艳芳 邱敦莲 张启峰 钟家伟 zhoufengd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