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xq5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xq56

博文

真正的中医是什么?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11-10-19 22: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class, black

中医发展的遗憾——自限性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精、气、神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辨证论治非常独特。而中医被人们普遍认为,擅长的治疗慢性病症,注重调理养生。中医从一开始就是擅长调理平衡、治疗慢性病吗?其实,这是对中医发展进程片面的不完整认识。而这样的认识,有可能是导致对中医潜藏的一些有价值的宝贵的发现发明萌芽和知识的搁置浪费,还可能导致对中医实践中的新发现的漠视。

事实上,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和之后,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许许多多重要的与中医有关的医疗事件,其难以与中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相融,也难见中医的慢郎中形象,却成就了中医的一段段辉煌篇章。

一、中医的人痘术预防天花,遏制天花病毒传播   

天花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起源于约3000年前,,曾经在世界各地肆虐,死亡率极高。公元846年,法国巴黎的诺曼人流行天花,诺曼人的首领为了不让天花传播,以杀掉所有天花患者及所有看护病人的人可怕的手段,达到扑灭天花流行的目的。但是,中国因有预防技术,天花的流行没有欧洲那么凶险。                                                 

这是因为古人寻找到预防天花的方法,即人痘接种术”(晋代.葛洪(281-342年)。“人痘接种术”的记载见于宋真宗时代(十一世纪)。(王晓鹤主编 中国医学史 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33-241  人痘接种术是用天花病人身上发出的天花的疱疹浆和痂,接种给健康人,达到使后者轻微发病或不发病的效果。古代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这个医疗方法,并从痘苗的制作和接种手段两方面不断发展。

在痘苗的制作方面,最早有一种痘衣法。痘衣法是把害天花痘疮小孩的内衣,给其他小孩穿,后者便会发生轻微的痘疮病症,从而避免重症死亡。

天花痘苗分为干湿两种,早期湿苗是“浆苗”。所谓浆苗是取自新鲜的病人的疱疹的浆液体,用棉花以棉花蘸染,塞进健康人的鼻腔。干苗也被称为旱苗,旱苗法是把天花疱疹的新鲜痘痂研细备用,接种时用银质的小管吹入鼻孔。新鲜的疱疹的浆液体和新鲜痘痂统称为“时苗”或“生苗”,在实践中发现,其危险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

古人在人痘接种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明了对痘苗的培养方法,使得痘苗生苗转变成“熟苗”。制作熟苗的方法是,将通过接种后的人,发出来的第二代的天花疱疹痘痂作为种苗,经过多代的接种,一般连续七代接种,等到七代过后,这个种苗就非常安全而有效了。古人认为这是对种苗的“养苗”、“选炼”得过程,使之成为“熟苗”。

人痘术预防天花不仅使中国人受益,还向西方和日本朝鲜传播,惠及世界多国。公元十世纪中医人痘术预防天花,而西方到了十八世纪,由英国詹纳发明牛痘预防天花。期间近千年,中医发挥的对人类的医疗贡献非常巨大的。而且人痘术无法概括于中医理论体系,其治疗作用超越了调理人体平衡和养生。对人痘术预防天花的理论,现在已知是主动性的免疫法,但是,中医理论用“以毒攻毒”解释,就无任何问题了,因此也就无法深究其中的原理。所以,人痘术预防天花,的实践由于“以毒攻毒”解释而未能发育成免疫学。

二、中医几乎发现以狂犬病毒治疗狂犬病的方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侵害脑、脊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1500多年前,中国东晋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被狂犬咬人引起的病症,还首创地应用咬人的狂犬的脑敷贴在被咬伤的创口上的治疗方法。书中写道:“杀所咬犬,取脑传之,后不复发”。可惜这个方法没有进一步改进发展,这段历史几乎被忘记。

到了188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兔子的脊髓培养到狂犬病毒,1882巴斯德应用连续传代减弱毒性的狂犬病毒,制造成功适于人体接种的狂犬病疫苗。1500多年前中医的方法也是取患病犬的脑组织来雅芳和治疗狂犬病,这个方法与巴斯德的方法,相似度极高,可见中医对狂犬病的认识,已经很接近真理了。

三、从中医民间验方潜藏治疗白血病药

1971年,黑龙江省林甸县的一位民间老中医用自己的验方,给人治疗不治症,治疗的病症很复杂、疗效的稳定性不够,但经过观察,发现对一些白血病被治有效。该方中大量用毒性药物,比如砒霜、轻粉、蟾蜍。之所以能治病,仍然可以用以毒攻毒来解释。经哈尔滨市医科大学张亭栋医生韩泰云药师以及气候的学者的研究,发现了验方中能治疗白血病,尤其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效药是砒霜(三氧化二砷),而其他的2味药可以去除。当时张亭栋医生的研究显示,三氧化二砷的这一治疗效果与中医辩证论治无关。

这一发现解决了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世界性的难题。

1996年,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公布后,国外医学界十分震惊,各国学者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来自中医的重要发现。随后我国学者进一步探明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理主要是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很显然流传久远的毒性大的民间验方以“以毒攻毒”可以解释其治疗各种顽症的机制,但是实际上是非常笼统的。这样的解释看似有道理,其实等于没有解释。反而还使人放弃了验方的治疗特效病种的甄别、放弃了分离和提取验方中的有效药,也无助于科学阐明治疗原理。

三、        青蒿素抗疟药沉睡一千多年才被唤醒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病,但是至今仍然威胁着人类。疟疾每年在全球造成100万人死亡。上个世纪中国学者从中药草药筛查,在初步获得的近百个药方,但难以辨别何为抗疟良药。话说中医的《肘后备急方》一书,本不属于最经典的中医理论专著,而类似手册性质的书。这是这本书中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使对处在中草药研发抗疟新药迷茫中科学家获得启发,提示该疗法所服中药,不是用通常的煎煮中药的方法,而是服用青蒿鲜汁。科学家用低温的办法,成功地提取到抗疟疾的高效药青蒿素。而中医《肘后备急方》成书的1600年来,我们坚守和安于“辨证论治和调理平衡”非常自得其乐,青蒿鲜汁治疗疟疾的方法其实被束之高阁或完全忽视!

中医原来是可以治疗急症和可以杀灭人体内的病原体的。而在漫长的医学发展路径中,我们的自限性思维,排斥了更加卓越的发展。

五、中医发现昆布海藻紫菜治疗“大脖子”其实是补碘 法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对大脖子病有认识,并以“瘿病”命名。成书于1600多年前的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运用海藻组成方剂治疗瘿病。该书中治瘿病的十个方剂中的药均有含碘丰富的植物海藻、昆布。而那个时代,西医对甲状腺肿的治疗手段落后于中医。任脖子肿大发展,以至于病人颈部的血管、气管被压迫,严重影响生存。大约1870年,西方开始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办法。但是,术后死亡率很高。1909瑞士外科医生科歇尔Kocher E.T.1841-1917提议以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代替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随后他的研究,认识了甲状腺激素,也认识了碘元素与甲状腺的关系,他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奖。

中医手揣治疗大脖子的特效药,却对大脖子病有一系列符合“辨证论治和调理平衡”理论的解释,比如认为是忧思郁虑 ,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调达,津液不能归正化而凝聚成痰。气滞痰凝,用结颈前,则形成瘿病。气凝之日久,使血液的运行亦受助碍而产生血型淤滞,则可致硬肿较硬或结节、瘿瘤。又因饮食失调或居高山、水土失宜,一则影响脾胃功能,脾失健运,聚温生痰,二则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痰气淤结聚颈前则发为瘿等等。这样,是否导致我们的先人对服用海藻、昆布这一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简单而重要的发现予以忽视,将它搁置在中医理论体系的边缘,丧失了认识其原理的先机。

六、民间中医早就有具有“抗生素”样药

抗生素是近代医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28年青霉素诞生。而中国的古代,就开始实践着寻找抗生素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人知道用豆腐上的霉毛来外用,治疗脓、疮、疖子 。中国民间会制造一种叫“陈芥菜”的土药,用于发热高烧的治疗。一位已经离世的老中医是这样描述的:“明代常州的天宁寺常常赠医药给民众,当时最出名的药是陈芥菜卤,是这样制成的。他们用极大的缸,在缸中放满芥菜先日晒夜露,使得芥菜霉变只防雨水侵入于是芥菜的霉变越来越厉害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大家叫它青霉僧人再将缸子密封埋在泥土之中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开缸使用这个缸子内的芥菜。经过这样长的时光已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都不见了。
  这种“陈芥菜卤”内服,治高热病症如小儿肺炎大人的肺痨病,脓胸及各种化脓性疾病。”他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青霉素。
  “常州天宁寺也因此名扬四方,常年有人上门求取这种陈芥菜卤,在南京也有个很大的天宁寺两个天宁寺用来制造陈芥菜卤的缸,多达一千四百只而且不光是天宁寺其他的大寺庙也会用此法制造“陈芥菜卤”施送贫病。这样伟大的发明,救了无数病患的性命,可惜却寂寂无名未曾轰动世界,连现在的中医史的正史都未将一事件写入其中
。后来抗生素发明并进入中国,这些陈芥菜卤缸就逐渐消失了。

七、中医发现糙米可治疗脚气病 

维生素B1在体内主要参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如果维生素B1缺乏,人体就会出现疲惫、手脚麻木、皮肤浮肿等现象,更严重者甚至影响脑功能,这一系列病症俗称脚气病。传说中医名医孙思邈(北周 公元581-682),发现很多患脚气病的人都喜欢吃精制细粮,而那些平日只吃米糠的穷苦百姓却很少有类似的症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和不容易得到的发现!于是孙思邈推断可能是米糠起了某种作用,建议患者改吃粗粮糙米,并且服用麦麸皮熬的粥,结果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孙思邈和他的后人们,不仅没有在这个发现基础上发展出治疗脚气病是由于体内缺乏某种物质维生素B1的原理。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见孙思邈针对脚气病有一些列符合中医理论的阐述,还给出了数十种药方,各药方含有的七八种至十数种药,其中有如犀角、虎骨、羚羊角、鳖甲、牛尿等。这是一个接近真理后,又因思维,限制了向真理的靠近的例子。在中医的历史进程中,应该还很多类似的例子。

吃米糠可防治脚气病是中医的一个很了不起的和不容易得到的发现。而直到约1886年,西方世界才开始认识这以关系。

荷兰军医Christian Eijkman经过一系列研究,确认吃糙米可避免患脚气病,比中国人的同样发现晚了一千多年。

但是,继Christian Eijkman后,到1929年,科学家最终阐明了糙米中能够防治脚气病,是其中的一种化合物胺,因此提议将这种化合物叫作Vitamine,意为“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胺”。这就是第一个发现的“维生素”即维生素B 1

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说过:“大自然从不轻易泄露自己的秘密,它只会对我们的提问做出回答。”在中医漫长的历史中,上述中医人实践中的重要发现,证明中国人的犀利眼光和智慧。但是,这些发现后面的真理被一个强大的中医理论体系限制住了,这就令他们缺少一种发出问题的思考力。例如,可以问为什么海藻能治疗大脖子?为什么吃糙米能治疗脚气病?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强大的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对发明的思考模式的自限,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强化了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逐渐走向在中医理论体系为主流。

     可见,非主流中医中潜在的巨大宝藏,在漫长的发展长河逐渐被被筛掉了。

这不是真正完整的中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877-498701.html


下一篇:祝贺屠呦呦青蒿素抗疟成果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贺信汇集,6封
收藏 IP: 27.151.28.*| 热度|

7 武夷山 印大中 施泽明 彭思龙 鲍海飞 许培扬 马子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