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by

博文

青年基金获得资助 精选

已有 9431 次阅读 2012-8-23 20:32 |个人分类:基金交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 青年

早上接到Email通知,今年申请的青年基金获批准,这是我写的第三个国家基金了。09年基于自己硕士的部分工作以及南京催化会议的报告写了个氮化硼类的项目,因为那时候自己还是初级职称又没有博士学位,因此以硕导的名义申请,不过那时候硕导已经60了,而且他一直都是在应用领域,他的第一篇外文期刊上的文章就是我发表的,确实是文章不行经历不行,不中是正常的。不过那时候还是空喜了一场,我们学院有个海归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和硕导读音相同,那个人中了,但是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人听说后以为是硕导告诉了我,我还高兴了好一阵子,最终发现没中,而且意见也非常负面,显然连上会都没有的。后来看了历年能中面上基金那些人的情况,意识没有必要继续申请了,因此10年放弃了。

10年底自己终于上了中级,而且也在职博士一年多了,可以开始也自己的名义申请了,毕竟青年基金相对容易很多。那时候又选择了硕士的一个工作进行扩展,不过那时候没有新的文章出来,文章数量还是之前的,偏少。一个评议人同意,但是提出团队缺少高级职称人员;另外一个评议人认为方案不可行,方法手段都是常见的,得不出新结论;第三个评议人认为创新不强,提出要根据国内外进展凝练课题。11年这部分工作发表了三篇文章,也算补了自己文章少的缺憾。今年我以为我文章还是少,但是结果公布后关注了下我报的B030301口,其实我的文章记录算可以了,估计是因为那些文章记录比较好的人都拿过青基了。过去两年我也初略看过申请人的文章情况,发现我的记录在过去的年份里偏下,如今可以算中等了。

今年的点子结合我们工业尝试中发现的新现象及我博士论文里面的一些结论提出的,新颖性绝对没有问题,前期工作也不少并且已经有相当进展。不过主要问题是我博士学位还没到手,虽然有同事看过我的标书说我国家基金肯定没问题,早晚能拿到,但是基本上大家都不指望我今年能拿到,包括我自己。所以最早观点出来以后,我准备以导师名义报面上的,导师主持的国家基金很少,而且年纪大了,但是领域内大牛,还是比较有希望的。不过后来导师也考虑他自己情况,同意参与课题作为指导,让我自己去主持。如此一反复,我不得不考虑缩减其中的部分内容,因此整个工作更成为一个整体,问题的凝练好了很多。而且内容调整后整个研究内容是我所熟悉的,研究方法也是我比较擅长的,完成比较有把握。

很多事情尤其是科研上的事情,经常同一事情换个角度完全不一样的结果。08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催化会议的时候,就强烈感受到我和那些知名教授们最大的差距就是眼光问题。同一个工作,我看到的能发了两三点文章就不错了,但是有水平的教授通过变换角度往往能深入挖掘出其中的意义,从而成倍提升工作的价值。具体到今年的本子,虽然事情依然是必须做的那些事情,但是最终经过几轮修改后本子的角度或者说意义比我以前认识的要改进很多,而有些想法观点确实是之前没有人注意到的。这次三个基金评议人都对我新颖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评议人从各个角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二个评议人应该是小同行,从立论、方案以及相关文献等角度给予了很好的建议,虽然意见很多条,但是还是肯定了意义、基础及科学价值,给予了优先资助。从我收到的评议意见来看,两个明确给予了优先资助的建议,第三个评议人虽然没有指明具体建议,但是从意义、研究内容、课题分工、工作基础等角度给出的也都是肯定性的语言。这些应该是我最终能命中基金的关键,毕竟我报的是物化口,很多人说这个口历来竞争比较激烈。在修改基金期间,我们学院科研副院长就建议我要不要去化工的催化剂工程口,说实在话,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很好的区分这个口和物化中多相催化口的主要区别之所在,以前导师拿的我们这个方向的基金就是在化工口拿的。但是导师拟让其他方向的同事报这个口,不想让我过去竞争,因此要求走物化口。如果没有如此好的意见,估计我上会以后也会被拿掉,因为我是以硕士学位申请的,我看过去年的统计资料,整个化学部就40来个硕士拿到基金了,比例还不到4%,因此上会后如果评议意见一般的话肯定首先下我这种资历比较差的。总之,感谢所有评议人的肯定与建议。

正因为自己资历比较差,因此申请后也没有报多大希望,直到7月17傍晚接到福师大一个师姐的电话才知道我有可能中了。而师姐又是我们学校校长团队下面的一个闽江学者告诉她的,她想祝贺我,结果我手机有问题一直没收到短信,到傍晚她以为我早知道了,最终还是打电话给我,哪知道我还不知道,想不到最后得到的消息是出口转内销的。18日发现差不多和师姐同时副院长也有条通过的短信。不过其后反而不淡定了,一直想看到最后的消息。因此17日基金委给科技处查询权限后,我一直在网上看能否有我们学校的消息,还忍不住给科技处打了好几次电话也没人接。21日傍晚网上人说给予通过找回密码验证,我也能找到轻松了很多,不过我的帐号还不能用。到晚上十点多发现小木虫上有人贴出了我们学校的名单,终于可以开心去睡觉了。现在想想,自己能这次拿到基金,应该首先归因于自己本子的创新性,我提出的观点设想确实是之前没有人考虑到的,通过预研证明有可能实现的。其次是团队的组成,虽然导师不关心最终本子的结果什么的,但是他的加入增加了团队的力量。此外基础,虽然自己的文章不算很好,但是在这方向做了一些年了。同时运气,今年这个口没有多少厉害的海龟人士及国内博士参与竞争,至少简单从文章数量和质量来比较,我还算有竞争力。

不过拿到基金以后压力更大了,看了今年这个口拿面上的三十来个人,是连续拿基金的几乎都是知名人士,其他人几乎都要间隔一两年才能拿到。如今拿到基金后必须注意如何能较好的完成,保证后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继续拿到国家基金的资助。如今拿到了青基,只是表示自己还在正确的方向上,但是前面的路依然不好走,希望更加的努力才行。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7317-605249.html

上一篇:也看“抱大树”
下一篇:一点感悟
收藏 IP: 58.22.113.*| 热度|

12 韦玉程 彭真明 戴德昌 蔡庆华 林中祥 杨月琴 唐常杰 何应林 朱志敏 徐绍辉 郭向云 wdping1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