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很苦恼,写一篇东西,到底要看多少文献才是个够?
曾经的做法是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文献都找来,筛选出紧密相关的,然后再仔细精读。太花费时间不说,很多时候真正开写之后才发现,真正需要的文献还没有出现。这时候,时间已经不多了。临近提交任务了,还在下载和查阅资料,生怕错过任何有价值的文献,结果是检索在持续,下载很起劲,查阅研读蜻蜓点水,熟能生巧根本不见踪迹,心理压力持续爆表。虽然核心资料的确也找到了不少,迫于deadline步步紧逼,也开始真正写了,开始输出价值了,可惜deadline她翩翩而至。匆忙乃至狼狈提交任务之后,经常做的事情是感叹,如果再给一些时间的话,肯定会写得比现在好多了。可是无数惨痛的教训表明,即便再多给一点时间,依然故我,感叹的轮回还是会出现。久而久之,经常被嫌弃“做事太慢了”“东西写得还是不错的,但就是太慢了”……,于是自己也相信了“做事太慢”的逻辑,后来发现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本该是认知升级的大好时机也溜走了,再后来负面情绪不时来光顾。
好在,没有去做真正的躺平者,跌跌撞撞之中,鼻青脸肿之后:
当看到娜塔莉说,无需思考,直接开写,将脑子里闪现的字词不管对错,只要倾泻于纸面就是胜利;
当看到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当看到李连江老师说,15%的时间之内要写出85%成色的初稿,85%的时间反复修改初稿至100%成色,而后面这15%的提升才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当看到桦泽紫苑说,输入与输出的黄金比例为3:7,三成用于输入,七成用于输出,以输出为前提进行有针对性的输入,言之凿凿;
当看到斋藤孝在《输出力》中提到输入与输出的比例应为1:9;
当看到金川顕教在《聪明人都实践的输出力法则:用1% 投入做到99.9%产出,彻底翻转工作与人生》(高效行动力)提出一个iOIF模型,微输入带动大量输出、有针对性的大量输入,并用真实反馈推进更进一步的iOIF;
当联想到最小可用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花费最小的代价,做出一个可用产品(作品),投放市场,获取真实反馈,积极迭代,逐步做出适销对路的有价值产品(作品);
当看到周岭在《认知驱动》中提出“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说出“在技能卓越的情况下,那些良好的习惯才会大放异彩”的时候;
……
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认知被不断颠覆着。初步体会过后,不得不说,相见恨晚。
实际上,陶行知先生早说过“行知行”,对知行合一做了新的发展;“干中学”也是强调,输出才是主角;最小可用产品(MVP)也是强调输出的重要性,当然也强调了真实反馈的重要性;很多前辈都强调过多写的重要性,可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联想到现在所谓的即刻行动、第一时间就做,背后的道理无非就是一上来就输出,不会写才要不断地写,不会说才要一上来就说,不会做不会教才要一开始就要去做去教,不会提问才要去学着提问,……,持续下去,在作品意识、成果意识指引下,成果也就积累起来了,也就用真实的结果验证了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了。
所以,当输入过于狂热或无奈而输出陷入困顿的时候,当开始坚信只有持续输出才是自我成长真正意义上的“输入”的时候,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试一试将输入输出的黄金比例调整为:
3:7
2:8
1:9
0.5:9.5
……
乃至0起步。
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正重视输出了,坚持持续输出了,真正刻意练习了,连连不断的惊喜自然会来敲门,独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黄金比例也就随之浮现了。
如果不信,可以去问一问著作等身的前辈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