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ge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NAgene 我的博客都是随兴而发,随便写点感想。随便收录、修改完善。写不写我的名字怎么写,都没关系。如果改了,还写我的名字,请通知我一下。

博文

饮食与癌症 精选

已有 5960 次阅读 2011-8-16 02:0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爱因斯坦, 流行病学, 生活方式, 调查报告, 养生专家

几年前,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等人出版了一本著作《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该书是在对中国69个县膳食、市、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被吹捧为“营养学的爱因斯坦”。其结论颇为醒目,就是少吃肉、牛奶、鸡蛋这些动物食品,多吃粗粮、只吃粗粮,身体才健康。其中甚至说,癌症也吃肉喝牛奶引起的。听了该书原版mp3的一些章节,感觉作者的表述特别夸张。听那语气,此国际营养学大师与国内的养生专家(如张什么本、马什么等)颇为相似。

没有生物学知识的人,很朴素的思想:病从口入,吃得不合适了就会得病,就会的癌症。

学过一些生物学的人(比如我)会认为,食物是就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吸收。癌症是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诱发导致的不受控制的生长分裂。食物(包括肉类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和致癌因子关系不大。他说吃肉肥胖可以理解,说吃肉致癌太不可信了。

上网一查发现,这本书争议颇大。也就没有继续听完。

今天,网络杂志The Scientist在线发表了一篇哈佛公共医学院的一篇科普论文。列举了大量现象,食物的种类可以影响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后者进一步又会影响包括癌症发病率在内的很多健康问题。食物和癌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联系起来了。

这使我又想起了上面提到的那本书。作者特别夸张的语句,令很多懂生物学的人产生了逆反心理,抵触了他们的著作。现在冷静下来想想,这位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结论太夸张、不可信,但那个调查是真实数据,他描述的数据应该是可靠的,他们的书也不是完全不可信。

对科研人员,这里有两点重要启示:
一、学术著作切忌夸张。夸张虽然会引人注意,但难免严肃性、准确性受影响,引起读者反感之后,你准确的、好的东西也就被忽视了。
二、作为读者,也应该避免情绪化,分清楚哪些是作者推测的,哪些是作者观察到的,不应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好在我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情绪化地看待那本书也没带来多大损失。要是和自己科研很相关著作,那样情绪化地抵触也许就错过了很多新的突破口。

对不从事科研工作的网友,我提醒一下,虽然有迹象显示食物与癌症有关系,但现在离确定哪些食物间接致癌还差得远。彻底不吃肉、不喝奶,似乎与只吃地瓜、大量吃绿豆很相似。鉴于我们对有关现象认识的局限,建议大家还是避免极端饮食方式最为稳妥,像大鱼大肉、贴秋膘之类的要慎重。

注:本文讨论的食物限指没有霉变腐烂的正常食物。发霉食物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致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The China Study (译著名称《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by Dr. T. Colin Campbell and Thomas M. Campbell II。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6158/
2. Sharing the Bounty. Gut bacteria may be the missing piece that explai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et and cancer risk. By Michelle G. Rooks and Wendy S. Garrett. http://the-scientist.com/2011/08/01/sharing-the-boun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772-475616.html

上一篇:改进SCI: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下一篇:癌症会传染吗?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16 韩健 许培扬 金小伟 张彦斌 高莉 杨远帆 朱志敏 蒋新正 张焱 占礼葵 苏德辰 Imperfectionist guanzhe WC101 DXY1234 niming007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