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放假了少喝酒 精选

已有 3778 次阅读 2025-1-16 07:37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放假了少喝酒

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喝酒的,恐怕考古的朋友也很难考出来。我的看法是在人还没有成为人的时候也就是还在猿人的时候就喜欢吃带酒味的食物了。

从动物或猿人吃那些因烂熟自然发酵而产生的带酒味的水果,到如今价格成千上万的高级酒类,其起主要作用的成分都是乙醇。现代各种酒类中,除了水、乙醇之外,就是各种杂醇、还有少量的各种酯类、酸类和醛类化合物。

由于乙醇是小分子,人们饮酒之后,乙醇并不需要消化,就能够被吸收。乙醇被吸收之后,立刻会血液传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当然也立刻被送到大脑。大脑中有抑制中心,乙醇会首先抑制“抑制中心”的工作,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使人兴奋的如多巴胺一类的神经介质。本来,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处在相对平衡的状况,人也处于相对理智的状态。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抑制中心被抑制了,一下子没有了管束,人就显得很快乐、很兴奋。这就是一些人喝了一点酒之后,话就多起来的道理。

由于抑制中心被抑制,人显得非常兴奋。往往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做平时不敢做的事。但是嘴巴手足四肢等也被抑制,所以反应不灵敏,说话和动作都与平时异样。

这样,酒后往往闯祸,作出错误的判断,做出平时不大会做的错事。但是,酒后做过的事情,人们还是要负责的。说错了话,伤了人们的感情,影响了同学、同事之间的团结,有时候难以挽回。办了大的错事,甚至触犯了刑律,照样要负法律责任。

大概人们平时都处于各种规则的约束之中,所以一旦喝得晕晕乎乎,脑筋和行为失去了约束,说话随便,行动“自由”,就会感到特别愉快,至少是暂时的愉快。许多人就非常享受这暂时的愉快。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在高兴时往往喜欢举杯庆祝,在烦闷时也有人借酒消愁。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粮食是最重要的国家资源。酒类也多以粮食酿制。

陶渊明当彭泽令,要把分配给他的公田全部都种秫(粘米,供他酿酒用)。他夫人和儿子再三要求种梗米,因为人总是要吃饭的。最后陶渊明才决定“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一顷是一百亩,由此可见,他酿酒用地与吃饭用地的比例达到了5:1。

由于酿酒需要用粮食,所以每逢灾荒年份,或者国家打仗需要大量粮食,统治者往往发表禁酒令,禁止官吏和百姓酿酒、饮酒。

相反,如果老百姓都能够有酒喝,就说明国家兴盛,百姓富裕。如唐代王驾的诗《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苏轼做徐州刺史,久旱求得雨后老百姓高兴(不管是否迷信,反正下了雨),所以他的《浣溪沙》五首词中有“道逢醉叟卧黄昏”、“垂白杖藜抬醉眼”等句子,都可以理解为是表现“国泰民安”的。

古代的酒大多是粘黍或粘稻米的,非蒸馏酒,度数比较小,所以人们可以一下子喝很多。

李白斗酒诗百篇,喝了酒,文人好做诗。19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即山东大学)以校长杨振声以及名教授闻一多、梁实秋等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号称酒中八仙,他们喝的是绍兴的花雕酒。民国时期比较时兴的、上得台面的是像花雕这样的绍兴黄酒。绍兴黄酒的原料是稻米。

1950年代以后,以高粱为原料酿制的白酒迅速占了“酒界”的统治地位。白酒度数高,更能够表现出喝酒人的“英雄本色”,同时按酒精度数计算的酿造成本也低于米酒。

到了“困难时期”,人们开发出来地瓜干酿制的瓜干酒,由于口味不很适合与惯于喝高粱酒的人们,那只是在六七十年代救了一下急。

改革开放以后,啤酒、葡萄酒等有着国际身份的低度酒也以很快的速度兴盛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也标志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但是,从人们饮酒的种类来说,丰富的酒类品种仍然没有动摇真正“酒徒”们对高粱白酒的“独尊”。

其实不管是什么酒,不管其原料、价格、产地,对人们起作用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对身体没有好处只有坏处。酒的度数越高,喝得越多,坏处越大。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健康而言,酒没有好和更好的区分,只有坏还是更坏的差别。

上面说过,乙醇对大脑有抑制作用,饮酒后,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变慢。如果喝酒更多一点,就会使大脑抑制中心的工作更加减少,更没有了约束,那就容易胡说八道、胡作非为。这就是所谓醉酒了。

如果再喝下去,体内乙醇浓度进一部提高,那就把大脑的更多功能都会抑制,这样,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甚至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不省人事。如果一下子喝得太多,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死亡。

如果酒喝得并不特别多,那么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一切似乎都会过去。那是因为在肝脏内乙醇会脱氢成为乙醛又氧化为乙酸,乙酸会进一步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但是,乙醇到体内,会在肝脏内转化为乙醛。乙醛有明确的毒性和致癌作用,所以酒精饮料也与烟草、黄曲霉素等一样被认为是一级致癌物即确定的致癌物。这种致癌作用是喝酒即接触致癌物的次数越多,致癌的概率越大。

反复饮酒对于胃肠道、肝脏等内脏器官以及心血管系统都会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时常过量饮酒,这是造成了一些很多人不幸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的北方邻国,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人均寿命却与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很不相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人饮酒过量。

我们的一些知识分子,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很大,而人际交往中往往饮酒过度,致使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早逝,这是很糟糕的现象。

由于过去千百年来生活物质的缺乏,生活条件的恶劣,不少人错误地以为酒是粮食中“提取”出来的,一定是好东西,从而常常劝人喝酒,还形成了很坏的劝酒风气。

我们的很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劝酒的风气盛行。人们想尽办法劝人喝酒,“软硬兼施”,让人不得不喝,不喝趴下不过门。也有人酗酒成瘾,自己成瘾还不过瘾,还要硬拉着别人跟他一起过瘾。这样,在很多地区,形成了一种劝酒的“文化”。自己酗酒还要拉着别人一起过量饮酒,这是一种坏的传统文化。

要过年放假了,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总要放松一下,喝一点酒。但是,这也是容易出事情的时候,喝酒要有度,不能因为高兴而失去控制。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更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别人的身体都很重要,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都应当少喝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69016.html

上一篇:食品配料表
下一篇:杂说称呼
收藏 IP: 119.162.59.*| 热度|

15 晏成和 王涛 周忠浩 刘进平 吕健 尤明庆 史仍飞 郑永军 籍利平 武夷山 谢钢 钟炳 王启云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IP: 116.1.22.*   回复 | 赞 +1 [2]王凌峰   2025-1-16 10:20
博主能否给个具体数,比如一次喝多少50度左右白酒为比较合适?
现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尤其是不做生意的人,喝酒其实比十年二十年前少很多了。90、00后更普遍不怎么喝白酒了。
回复  博主能否给个具体数,比如一次喝多少50度左右白酒为比较合适?
我的答案:0
2025-1-16 12:511 楼(回复楼主) 赞 1 +1 | 回复
IP: 117.126.8.*   回复 | 赞 +1 [1]刁承泰   2025-1-16 08:45
到了“困难时期”,人们开发出来地瓜干酿制的瓜干酒。是的,还开发了甘蔗榨汁后的蔗皮酿制的蔗皮酒。难喝!
回复  那时候有的酒瘾重的人连工业酒精也喝。
2025-1-16 10:25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7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